“劝阻”揭露学术腐败,本身就是“腐败”——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劝阻”揭露学术腐败,本身就是“腐败”
2010年03月22日 09:16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今年年初,西安交通大学一名曾经获得“长江学者”称号的博士生导师李连生被撤销了博导资格。在校方这一举动的背后,是6名老教授连续两年多对这名博导涉嫌学术造假的实名举报。但是,6名教授的正义举报,竟曾遭校方数次劝阻。(3月20日央视《焦点访谈》)

  毋庸置疑,这6名老教授值得尊敬。一是由于他们的风骨,二是由于他们不屈不挠的精神。但是,他们的努力差点付之东流,一大原因就是面对这些老教授的正义举报,西安交大校方一再劝阻,从苦口婆心到危言耸听,再到威逼利诱。

  比如,代表学校和举报者进行谈话的西安交通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席虞烈说:“这(举报)涉及到的不只是西安交通大学的脸面,也涉及到国家的脸面。”再比如,代表学校和举报者谈话的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卢天健说:“网上和报纸现在是揪着不放,(对学校)造成的伤害是不可估量的,就希望不要再到社会上去渲染,对大家来说,都是个比较好的结果。”更有甚者,西安交大某校领导对举报者之一的陈永江说:“你们如果是为了利益,我们可以转达李连生,让他把教育部一等奖匀给你们一些。”

  按说,面对正义者的举报,校方最应该做的就是惩治学术腐败者,以儆效尤,进而编织出严密的制度篱笆,不让类似的学术腐败重现。但是,反观现实,通常情况下,校方不是积极处理,而是煞费苦心地“灭火”,争取第一时间把这件事压住,杜绝风声走漏。尽管已是满城风雨,仍然费尽心力减少丑闻的传播,实在控制不住,也只是象征性地“罚酒三杯”。

  更可笑的是,校方往往“祭”出高尚的名义,认为丑闻闹大了会影响学校乃至国家的脸面。这种说辞实际上相当苍白。放纵丑闻,容忍学术腐败,无疑将会影响学校脸面;而如果文过、遮丑、隐恶,才是真正伤害国家脸面。说白了,校方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传统的“捂盖子”心理作祟,担心丑闻蔓延,影响自己的前程。这实在是一种值得剖析的心理,如果连学术组织者都不愿意严惩学术腐败者,学术腐败怎么可能得到清理?

  当前学术腐败屡禁不止,也与这种不负责任和容忍态度有关。报道中提到的一个细节不容忽视。西安交大某校领导告诉举报者:“现在高校弄虚作假成风,你们不要大惊小怪。这几年造假的成分越来越多,越来越厉害了。”由此,笔者联想到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葛剑雄的一番话。他说,去年有关部门表示“对学术腐败要零容忍”,当时备受好评。但是,一年来,对学术腐败的处理堪称“零作为”。“行动要拿出来,难道这一年没有学术腐败现象吗?难道以前的学术腐败案子都处理完了吗?”(3月5日《南方日报》)

  对那些劝阻举报学术腐败的行为,建议公之于众。对学术腐败需要零容忍,严惩不贷,对劝阻举报者和掩盖学术腐败的人也应按学术腐败论处。(王石川)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