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给大学生掏粪戴高帽——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别给大学生掏粪戴高帽
2010年03月09日 09: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若尘

  山东济南市城肥清运管理二处招聘的5名大学生掏粪工,经过半年的试用期正式签订聘用合同并上岗。(《重庆晨报》3月2日)许多人认为大学生掏粪完全是教育资源的浪费。3月5日,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全国政协青联委员朱军接受记者专访时,对此表示反对,他认为大学生从事掏粪工作的意义,恰体现在可能会改变中国的掏粪现状。无论在思维还是掏粪工具的使用上,大学生都具备优势,从而将使中国摆脱传统意义上的掏粪。(新华网3月7日)

  听完朱军这番话,有些问题我不禁要讨论一下。

  首先,“中国的掏粪现状”是什么样?“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掏粪”又是什么样?我国目前的“掏粪业”是否已进入现代化,已是完全机器作业吗?和其他国家比,中国掏粪业是领先还是落后?济南市的污水、粪便处理技术是否还停留在依靠人力、一担子一担子挑的局面上?显然,我们在“大学生掏粪”的新闻后,看不到任何有关“中国掏粪现状”的后续报道,我们对于济南市的污水处理技术水平更是知之甚少。

  吊诡的是,媒体与大众对“大学生”、“掏粪”和“事业编制”这三个词更敏感,这与这些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公务员考试挤破头不无关系。网上的新闻内容和图片似乎更能佐证“大学生掏粪”的报道有“炒作”之嫌:首先是5:391的数字,5个人从将近400名大学生中颖脱而出,再形象不过地证明了公务员考试“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状。其次,单位为他们极其隆重地举行了拜师暨聘用合同签订仪式,还有一名大学生在合同上按手印。第三,大学生们挑着“粪桶”在记者的镜头下小心翼翼地游走在小巷,生怕碰到行人,以示“挑粪”工作之艰辛。

  可据有关资料,本世纪最近10年间,随着城市污水管网的普及,将粪便经污水管网输送到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的方式,在国内逐步发展。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越来越多的城市采用粪便经预处理后,与城市污水处理厂或垃圾卫生填埋场合并处理的方式,让处理后的上清液进入污水处理系统,粪渣进入污泥处置系统或与垃圾一起填埋。对照图片上大学生们一桶一桶地从居民家里往外挑粪的忙碌场景,如果不了解济南市污水、粪便处理现状,难免让人怀疑有点“作秀”、“浪费人才”。

  其次,大学生在掏粪上究竟具备什么优势?大学生可能具有知识优势,可这5名大学生所学专业为会计、建筑、计算机、法学等,均与“环境”、“环保”相差万里,他们的专业优势在一桶一桶地挑粪过程中能运用到多少?从掏粪工具的使用来看,大学生和建筑工地上长期辛勤劳作的农民工相比,有什么优势可言?不需要多少技术和专业的体力活,从社会上招聘低学历人才即可,大学生就业需要关注,难道农民工就业就不需要关注?

  针对朱军的发言,一名网友调侃道:个人认为,大粪的“形态”在粪池基本呈液态,数日后伴随发酵现象,所以说大粪“现状”不会因为大学生的粪勺而改变。公众这次的质疑和反对不无道理,我们也不必为大学生掏粪寻求高尚意义。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