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去行政化请从去校长级别开始——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教育去行政化请从去校长级别开始
2010年03月04日 14:45 来源:羊城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滕朝阳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已开始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的亮点之一,是提出“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逐步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

  现今的改革,但凡涉及人,就变得“敏感”,写在纸上的亮点也就因此变成实际工作中的难点。教育去行政化早已是共识,如今又将上升为国家意志,当然是一个不小的进步,但要落实起来,还真不容易。有专家说,不能认为规划纲要写了这样的话,就会立即有大动作。这是大实话。

  在官本位意识浓厚的社会,被行政化扭曲的东西很多,比如,央企可以有行政级别,高校为什么就不能有?这种风气将给高校去行政化改革带来压力。再说,高校从泛行政化变为去行政化,简直是改头换面,几乎与脱胎换骨相当,更不免触碰既得利益。而且,高校行政化之普遍形成,主要原因不在高校本身,恐怕也不是教育行政部门一手造成。从技术层面看,遽然取消现行高校管理模式,而没有设计出比较成熟的替代办法,必将给高校导致极大混乱。当然,这些因素都不应动摇教育去行政化的改革方向,但若没有勇猛精神和坚韧意志,也难以实现预期目标。

  教育的行政化问题看上去千头万绪、盘根错节,仿佛无从下手,但只要抓住了“牛鼻子”,或者就能找到突破口。在我看来,教育去行政化改革的“牛鼻子”和突破口就是校长的去行政化。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说,行政化管理倾向有两个方面,一是政府对学校管理的行政化倾向,一是学校内部管理的行政化倾向。这两个方面都与校长有关,前者是“抓校长”,后者是“校长抓”:政府以行政手段“抓校长”,校长又如法炮制地抓学校内部管理。这样做的结果,学校想不泛行政化都难。而这两个方面中又以前者为关键,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了政府怎样“抓校长”的问题,“校长抓”的问题才会迎刃而解。

  政府怎样“抓校长”?首先要制定校长的标准。2月27日,温家宝总理在和网友连线时说,要让教育家办学。教育家当然要热爱教育,更要懂得教育。若以此为标准,则行政官员、一流学者都未必是合适人选,已经占据校长职位的应当主动挪位。其次是校长如何产生。现在都是任命制,重点学校的校长由国家任命,地方学校由地方政府任命。如果坚持任命制,则此种模式的通病(比如只对上负责、不对学校负责,如频繁调动带来的短期行为)在校长身上也很难避免。有人提出用招聘的方法来选拔校长,这比政府决定更容易去除校长的行政化色彩,值得考虑。再次是对校长如何考评。任命制下是组织人事部门考评校长,这自然荒唐。但去行政化后,谁来考评、如何考评校长,确是一新课题。笔者以为,至少在改革初期,对是否能建立起一个有效的学校治理结构,应当成为考评校长的一个重要方面。还有,如何对校长进行日常监督,教师、学生在校长负责制架构中处于什么地位、发挥什么作用,都应当进行深入调查研究。

  教育去行政化的改革效果不难判断,只要看看是一心搞学问、诲人不倦的吃香,还是教职员工都削尖脑袋想当官,就能约略推知。而教育去行政化改革的成败,端赖于政府能不能做到谨守政校边界。实在说来,这些年出现的教育行政化与官员博士化现象,不过是一个硬币的两面,都是行政权力不受制约深入侵入教育领域结出的恶果。能否不像从前那样“抓校长”,正是对政府推行教育去行政化改革之决心与诚意的第一个考验。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