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迅垚
如果了解美国教育和耶鲁大学的性质,便能对这两天沸沸扬扬的“张磊捐款事件”多一层理解。美国的大学往往具有浓厚的象牙塔气质,往往很警惕政治对大学的渗透,同时也与商业环境和世俗社会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因为对公立大学的警惕,美国有不少私立大学的办学资金往往靠校友捐款资助。对捐款的毕业生而言,这既是对母校培养自己的回报,同时也是在母校历史上留名的机会;对校方来说,这些捐款主要用来作为研究学术和培养下一代学生的经费,为了监督这些经费的使用,校方往往会成立专门的组织进行监督。捐款的一个很重要用途,就是用来资助缴纳不起学费的贫困生。
张磊有没有拿过耶鲁的奖学金并不清楚,但他对于耶鲁的感情却很可信,作为一名毕业生他遵循了耶鲁的这一传统。但是国人对这一事件的理解却是一种泛政治化的中国思维。他们的关注点并不是张磊捐给了美国哪所大学,而在于他捐给的是美国人。这种思维培养了一种对有关民族国家之间利益变动高度紧张的神经。不少人质疑张磊为什么不给中国学校捐款,还有不少激进民族主义者认为这是张磊试图挤入美国上流社会的献媚行为。这种捐款动机的阴谋论猜测颇不厚道,因为张磊的捐款最终获益者是以学术和教育为己任的大学,并非捐给五角大楼。但是这种关于捐款的中国式思维也颇有意思。去年底就出了一个新闻,河源某中学利用校庆之机提出“指导性捐款”的计划。什么是“指导性捐款”呢?即规定哪个级别的校友捐多少钱,比如正科级校友需捐两千以上,副处级的校友需捐五千以上,其实就是一种略有强迫意味的“圈钱”。一边是主动捐巨款,一方面是“被捐款”,难怪有网友觉得“心酸”。
某种程度上,社会在教育上的投资或者捐款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反映。但是投资或者捐款需要投资者和捐款者的主动性,因此学校本身既需要魅力也需要公信力。一个人对一个学校的感情并不必然与在这个学校受教育的时间成正比,而与他在这个学校学业上的收获以及个人生活上的愉悦程度有关。同时,一个人对他母校的感情也与这所母校本身的名气没有多大关系,一个给学生足够的尊重和最好教育的大学往往会成为学生永远的精神故乡,一个有魅力的大学与它的学生一定有一种深刻的感情和长时间的默契。与之相对的则是,一个毫无魅力的大学,极有可能成为学生记忆中的灰色时光,从而在精神上与母校越走越远。
笔者曾经到过一个县城,县城最好那个小学每个班级的名字并不是“×年级×班”,而是“×××总经理班”、“×××主席班”。原来是以捐款者的名字作为班级的“名誉用名”,整个学校几十个班级就变成了全县名人的名片大全,学校大概是以这种方法来吸引有钱人的捐款,而这些捐款者中又有几个是真正为了学校的教育呢?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