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耶鲁捐款”与爱不爱国无关——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向耶鲁捐款”与爱不爱国无关
2010年01月11日 09:42 来源:浙江在线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陈一舟

  “中国毕业生向耶鲁大学捐款888万余美元,金额创耶鲁管理学院毕业生个人捐款纪录!”这则新闻引起广大网民的热烈讨论。一时间,据称为Hillhouse Capital Management(高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创建人的张磊立刻被网友展开“人肉搜索”。不少网友对“中国辛辛苦苦培养的高材生帮着人家发展”表示不满甚至气愤。(1月10日环球时报)

  作为耶鲁大学毕业生,张磊先生向母校捐款,出于感恩心理,有何不可?又与爱国不爱国何干呢?假如“向耶鲁捐款”就是不爱国,那么,那些向中国大学捐款的外国人的行为又算什么?

  教育没有国界,捐款兴学与国籍、种族无关,只与教育和文化有关。1919年,美国人司徒雷登受命在北京筹建私立燕京大学,筹款成为他主要的活动之一。到1937年抗战爆发,他在美国募捐到的大约250万美元,成为燕京大学主要的经费来源。1927年,军阀孙传芳好奇地问司徒雷登,“为什么你们外国人要给中国大学捐款呢?”司徒雷登回答:“文明不是民族性的,而是世界性的。如果把各个民族的文明融合为一体,那么就能加深各民族间的相互了解。我们的目的就是要同古老的中国文化合作,以帮助产生一种新的文化。”——如果按照这种逻辑,司徒雷登似乎该叫美国的叛徒了。

  很多人对张磊给耶鲁捐款愤愤不平,其实,如今向外国大学捐款的中国人越来越多,尤其是那些学业有成的华人,何止是一个张磊。作为一所私立大学,耶鲁大学的经费主要依靠校友捐款。校友为何会捐款?校友怎么肯捐款?恐怕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耶鲁将校友捐款所得都用在了学生身上,其中一部分用在了缴纳不起高额学费的贫困生身上。

  我无意以“张磊向耶鲁捐款”为例证,去反衬国内大学的某种现实“失落”,但一笔笔慈善助学款不断流向国外而不是国内,这或者是个人选择的自由,但整体而言,还是折射出国内大学缺乏应有的助学吸引力。张磊向耶鲁大学捐款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国内大学为什么难以引发学子感恩回报的热情。这原本是一个教育命题,却被一些人上升到了爱国的高度,这种虚无和狭隘的解读,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