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小晶
包围在重重舆论下的北大校长推荐制,在争议声中迈步。从中学校长抛出的第一批推荐名单中可以看到,许多学校推荐的范围仍然在成绩单上打转,“无可争议”几乎成了校长们对推荐生的第一要求。
这是可以理解甚至可以预想的结果。那么多年的应试教育,传递的标准是唯一的:只有成绩才无可争议。在目前全社会火力全开之际,谁也不愿意当枪口前的那只可怜的小鸟,保守的、无可争议的方案无疑是最佳选择。重庆南开中学校长宋璞的感叹:非不能也,是不敢也!应该是全体校长的心声。
校长们不敢,是因为没有标准。虽然我们往往将中学校长推荐制解读为“破格录取奇才、偏才”,但实际上在所有的公开报道中,北大都没有提到“校长该推荐怎么样的学生”,拿吴晗、钱钟书作为这一推荐制的范本,看来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模糊的标准看似给了中学校长们更多的权力,其实反而束缚了手脚。因为录取的指挥棒仍然掌握在北大手中,“揣摩上意”而不得,不如按步就班——万一推荐的“人才”无一被看中,岂不颜面大扫,说不定连推荐的资格都失去了。
只是不知道对这些被推荐的学子,北大满意否?事实上这些名校推荐的尖子生,就算不减分,要考北大也不是难事。有家长就坦言:所谓校长实名推荐,并不能选出什么特别的人才,只不过是北大的一个提前掐尖计划而已。
闹得沸沸扬扬的中学校长推荐制,如果只是生源大战中的一个小把戏,不就成了大忽悠了?看来北大需要为自己正正名了。
一流企业作标准,北大身为一流大学,倘能制定出一套完善的破格录取人才的标准,近看可给中学校长们统一思想,远观则为高校招人树立样板,实乃教育之福。但不知道北大是有意忽略了,还是想给大家留个悬念?自主招生权我们也叫了有些年头了,被认为是打破唯分数论的有力武器。现在看来,在这套标准没有建立之前,“自主”并没有什么实质意义,只是让校长和学生、家长们多费点精力而已。
值得一提的是,在首批推荐的学生名单中,也出现了一些“异类”。武汉二中被推荐的学生宋轶凡,最近一次统一考试只是全年级第12名,但其唱歌跳舞都在行。华师一附中公示的三名“北大推荐生”李正一、彭康和吴箫剑也是多才多艺,而且全是学生干部。
他们能否被北大相中,我们拭目以待。因为这也是北大传递给我们的标准,虽然这标准还不够严格,也不够“程序”。
如果能在争议中完善,在争议中前进,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仍然可以期待。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