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学术不端,期待真刀真枪上场——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整治学术不端,期待真刀真枪上场
2009年11月19日 14:42 来源:羊城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李 隼

  真正解决的办法,不在于教育部监督下的高校自查,而在于完善细化各类惩戒制度,必要时,寻求司法力量的支持;以及能否形成学术打假的独立力量,这种独立力量应该包括教育和司法体制内的上层执行力量以及体制外的民间力量,这才是决定学术打假成效的另一个关键。要扫黑,先打掉保护伞,一样的道理。

  为了有效遏制学术不端行为,教育部日前决定成立学风建设协调小组,负责制定高校学风建设的相关政策、受理直属高校学风问题举报,并且组织对重大学风问题进行调查、核实,提出处理意见等。消息传出,眼前升起的应该是一幅学人们奔走相告、弹冠相庆、颔首称快的喜悦图景了吧?———且慢!尽管以最普通的、最基本的、最保守的善意,营造类似乐观的情绪有可能最终还是要遭遇当头棒喝。答案很简单,对于一个体制性的问题,教育部的牵头打假和明确表态,并不能提供一条有效治理的清晰路径。

  首先,作为公立高校的直接领导和管理部门,教育部有义务、有权力、有责任去设定铁律,杀一以儆百。此前,在今年三月,教育部就发出了《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通知明确要求高校“对本校有关机构或者个人的学术不端行为的查处负有直接责任”,并建立健全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工作机构。同时,首次较为详细地列举了当下较为常见的学术不端行为。相关态度不可谓不明确,药下得不可谓不猛。实际情况的反馈却演绎成了黑色幽默。

  今年六月份,东北某院校的一位校级领导就领衔主演了一出“被迫抄袭”的闹剧,剧情梗概为:“论文第一署名人的导师被第二署名人的学生蒙蔽,非常‘无辜地’抄袭了同行的论文”,结果是除了以“失察之责”道歉,几乎毫发无损。联想到近来相关学术腐败案例的频发及其最终处理结果,很难叫人相信查处学术不端行为会有“斩立决”的气魄。要想让公众相信你是动了真格的,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要跟行政、司法领域治理贪腐的大动作PK一番,拿出“杀无赦”的手段来。光有通知、意见和态度,没有切实的惩戒措施和处理办法,不过只是隔靴挠痒,走走过场而已。

  其次,没有从体制方面肃清学术不端的源头,断难彻底根治学术不端。众所周知,当下学术不端之风,并非发自空穴。直言之,乃是一个急功近利的大环境使然,科研成果的量化考评制度首当其冲!罔顾科研发展规律的科研成果和论文数量要求,是逼着科研工作者造假的一个体制性原因。无论研究生毕业答辩资格的获取,还是科研人员的课题申请以及各种学术荣誉和奖励的成果数量化要求,都是将众多意志薄弱的科研工作者逼良为娼的幕后黑手。当我们满怀喜悦地宣布我国业已成为仅次于美国而雄踞全球论文发表大国第二把交椅的伟大成绩时,陶醉于终于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博士学位制造国那一个幸福的时刻起,学术不端的治理只能注定成为一种绝美的镜花水月,望眼欲穿者也只能慨叹净化学风的遥遥无期。

  其三,不正视学术圈里既已形成的盘根错节的利益链和裙带关系,要想寻找到一个打假的突破口和着力点,殊非易事。很多打假案例最终结果的不了了之和轻描淡写,与利益相关方的群体性自保和袒护有着密切的关系。很多高校在面临体制内的学术不端行为时,不仅习惯于,而且擅长于内部消化“矛盾”,在侵权的双方之间充当和事佬,处理起来厉行“拖字诀”,更有甚者,还乐于共同进退,攻守同盟。真正解决的办法,不在于教育部监督下的高校自查,而在于完善细化各类惩戒制度,必要时,寻求司法力量的支持;以及能否形成学术打假的独立力量,这种独立力量应该包括教育和司法体制内的上层执行力量以及体制外的民间力量,这才是决定学术打假成效的另一个关键。要扫黑,先打掉保护伞,一样的道理。

  教育部打假机构的设立,当然是一个进步。但是,在这种进步中,除了一种最基本的良善姿态,暂时还无法解读出更多的内涵。教育部牵头打假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而以眼下的学界现状看,尤需要有更多的实际内容,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和热情,期待真刀真枪的上场。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