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风委员会”能根治学术腐败吗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学风委员会”能根治学术腐败吗
2009年11月19日 04:58 来源:新京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高校学校腐败的根子,一是高校的行政化,没有学术自治的机制与能力;二是高校职称评定不以教学为主体,而以所谓的学术研究为马首;三是没有适应网络信息时代的主动应变能力。

  为有效遏制学术不端行为,教育部日前决定成立学风建设协调小组。教育部副部长陈希任组长,中纪委驻教育部纪检组组长王立英、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任副组长。另外,为充分发挥专家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教育部还成立学风建设委员会,成员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和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学风建设委员会委员组成。(11月18日《新京报》)

  高校学术腐败屡屡见诸报端,尽管有些高校对学术腐败严加惩罚,但似乎收效甚微,因为更多的学术不端与腐败藏在更深处,一些高校害怕影响自己学术声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有甚者,因为学术腐败者就是本校的领导,不仅学术腐败者得不到应有的惩处,举报者反而会遭到打击报复。现在教育部成立专门的小组,来打击学术腐败,这种自上而下的打击可能会使高校学术腐败有所收敛,但它能从根子上治理学术腐败吗?

  笔者认为,高校学术腐败的根子,一是高校的行政化,没有学术自治的机制与能力;二是高校职称评定不以教学为主体,而以所谓的学术研究为马首;三是没有适应网络信息时代的主动应变能力。

  高校的行政化气息越浓,学术研究与教学的氛围必然越淡。高校的学术评审机构也就随之行政化官僚化,将评定职称不看成学术行为,而视同行政行为,一味强调教师在各类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甚至提供购买版面或买书号的经费支持,以此来提升高校的学术排名。这样一来,高校的“学术造假共同体”就形成了,无论造了多少假,只要统计成果的数据能使本校获得靠前的排名,就是好的,值得提倡的,造假只要没有造成恶劣的影响,就不会去严加追究。

  同时,现在的职称评定制度显然漠视了学生们的权益。教师发表论文为的是评职称,还有就是学校的学术排名,与学生获取知识并无太多关联,也许有人辩解,如果教师不写学术论文,如何能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没有学术水平,教学就上不了档次。但现实是,不少高校将学术成果看成了一切,基本与教师的教学脱钩了。所以,高校评定教师职称,必须计入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分值。可能的话,高校可以专设高级讲师,那些没有研究能力却有高超教学能力的教师,可以在讲师系列中获得发展与进步。

  并且,现在几乎所有高校都有自己的校园网络,为什么不鼓励教师在学校网络里开设学术博客,发表学术代表作品,高校学术委员会可以根据学生跟帖与教师之间的学术讨论,来认定一个教师的学术水平与学术影响力,高校教师的学术论文水平,只需要每年公开发表一二篇有水平的代表作品即可,既可以通过学术杂志发表,亦可以在自己校园网络里发表,只要有学术委员会的学术认定,就可以获得相应的职称评定分值。

  高校应该有自己的学术自信,用不着让自己的教师拿着论文提着钱袋,满天下找杂志买版面发表论文。

  教育部成立的学风建设委员会,或许有一些成效,但要从根子上治理学术腐败,就必须让高校学术研究回到求真求善的价值追求上,而不是在腐败的利益圈里打滚。这才是根本。

  □吴祚来(学者)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