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推荐上北大需阳光全程照射——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校长推荐上北大需阳光全程照射
2009年11月11日 11:20 来源:荆楚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北京大学11月8日晚正式对外公布了此前流传甚久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实施方案。凭知名人士的推荐信便可获得一流大学的招生面试资格,从此不再是纸上谈兵。按照方案,部分地区中学校长的一纸推荐信一旦通过北大相关部门的审核,其推荐的学生便可以免考,直接进入面试阶段。这部分招生人数原则上控制在北京大学本科招生计划人数的3%以内,具体人数则视申请中学以及中学推荐学生的情况而定(11月9日《中国青年报》)。

  北大实习生治死医学教授的新闻还没有淡出公众的视野,北大正式对外公布流传甚久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实施方案。坊间自然又是一阵热议。其实,不仅是北大决定自主招生时试点实施校长推荐制,去年11月,清华大学与部分重点中学校长座谈时,中学校长们建议清华大学拿出名额招收“奇才”和“怪才”学生。清华大学就积极回应中学校长们,表示清华大学将增加特别推荐环节,由各校校长推荐优秀生或特长生。

  应该说,中学校长对学生素质确实具有发言权,校长也不会轻易败坏自己的声誉。但是,我注意到,公众对此并不买账。有人认为“校长推荐很可能造假”。还有人担心学校为了升学率,不会把最优秀学生推荐上北大。应该说,这样的质疑不无道理。现在,高考加分政策俨然成为权贵的盛宴,高校自主招生丑闻频出。校长推荐的公信度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这既是对手握推荐、考核大权的中学校长等知名人士与北大专家的严峻考验,也是对高考自主制度设计公平合理性的检验。如果相关配套措施不能同步跟进,大学招生自主权与中学校长推荐权过大,容易造成招生不公。因此,在我看来,校长推荐上北大需要摸着石头过河,不可操之过急,大面积推进。

  今年媒体曝光的浙江与重庆两地的高考加分丑闻不必赘言。去年汶川灾区校长推荐自己的儿子免试上复旦大学,也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事实上,清华大学去年降分录取天才作家蒋方舟就受到了舆论的质疑。尽管清华大学2008年的自主招生简章说明:“特别优秀招生人选”,经学校招生领导小组同意,可以享有更加优惠的录取政策。但是以 “分数论英雄”,从高分到低分录取的高考录取规则并没有改变。在录取规则相对单一的语境下,大学独立行使自主招生权,降分录取蒋方舟仍然引起了舆论质疑。北京大学正式实施“校长推荐制”,凭中学校长或者知名人士的推荐意见录取学生,对既有高考招生规则是一种严峻的考验。难免产生校长徇私枉法,知名人士滥用推荐权的情况。

  对此,我认为宜作两面观。我们既不能因为可能出现的招生腐败就因噎废食,否定“校长推荐制”的积极意义;也不能夸大“校长推荐制”的好处。尽管“唯分数论”的高考招生体制掣肘了自主招生制度。但是“从高分到低分录取”仍然是公众普遍认可的公平竞争规则。这种“一刀切”的招生模式固然可能扼杀特殊人才,但是在当前的制度语境下,“一刀切”的政策,权力寻租的空间相对较小。如果高考招生自主权过大,校长推荐权缺乏有效监督、制约,校长推荐制可能成为弄虚作假、权力变现的工具。如此,不仅把校长推向了权力博弈的前台,也会剥夺更多学生的高考录取公平权利。

  因此,校长推荐制只是传递了高考招生改革的新信息,高考招生制度到底怎么改,值得探讨与反思,不能一锤定音。透过北大自主招生实施校长推荐制,有关方面一方面要反思当前 “以分数论英雄”招生体制的弊端,在条件成熟时逐步放开高校自主招生权利,让更多素质全面,具有特殊才能的人才有机会脱颖而出;另一方面,要加强制度建设,严格推荐制度,完善校长推荐程序,把自主招生程序放到阳光下暴晒,避免成绩倒数第一保送北大研究生这样的奇闻。确保自主招生程序透明、公正,确保校长谨慎行使推荐权。如果自主招生与校长推荐诚信被社会逐步认可,“校长推荐制”也会成为平常事。

  作者:胡艺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