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死在北大医院是一种反讽——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北大教授死在北大医院是一种反讽
2009年11月05日 10:43 来源:荆楚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北京大学医学教授熊卓为,最终死在了生前从事研究的北大医院。当时抢救的主治医生,只是北大医学院的在校学生,并无行医资格。在熊卓为死亡3年之后,法院作出了一审判决:北大第一医院的诊疗跟熊卓为的死亡有因果关系。(据《京华时报》11月4日)

  北大教授死在北大医院,11月4日成为互联网上的一条热门新闻。这则新闻之所以被广泛关注,首先还在于北大的名气。北京大学被舆论关注的热度,就像娱乐圈的明星。娱乐圈混的人,一旦成了“大腕”,即使放一个屁,也能在半个中国掀起一阵狂澜。现在的北京大学,就像是娱乐圈里的“大腕”,任何风吹草动都能吸引数以万计网民的关注。如果熊卓为不是北大的教授,舆论的关注度估计会骤减。地球人都知道,在娱乐圈,如果你不是“大腕”,再大的事也没人感兴趣。

  这件事被引起关注的次原因,恐怕还在于熊卓为的教授头衔。虽然人从事的职业没有贵贱之分,但世俗不自觉中赋予了众人习惯了看一个人首先看他的身份的逻辑,而教授无疑是众多教师中作为体面的身份之一。在加上熊卓为生前供职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研究所任研究员,教授的身份加上北大的牌子,引起舆论的关注也就不奇怪了。这其实和“大腕”的绯闻格外热,是同一个道理。

  引起关注的第三个原因,实际上是百姓看病问题的具体化。“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上不起学,住不起房,看不起病”……曾几何时,这些都成了普通老百姓的口头禅。百姓的口头禅,往往也是民意的一种体现。熊卓为教授属于社会精英阶层中的一员,但令人诧异的是,社会精英却在自己供职单位的医院里,被北大医学院的在校学生“无证行医”了,想想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精英尚且如此,普通老百姓还不知道有多少去医院看病时会遭遇“无证行医”啊?

  北大教授死在北大医院,更多的像是一种反讽。在某种程度上也折射出中国当前在医疗问题上存在的一些问题。舆论之所以关注熊卓为教授的遭遇,说到底,其实更多的也是对自身问题的关注。毕竟,谁也不能保证自己永远不会生病,永远也不要去医院看病啊!作为普通的老百姓,我们既无熊卓为教授显赫的身份,也没有自己单位的医院可去,有朝一日我们去医院看病,遭遇会不会比熊卓为教授更为悲惨?

  作者:朱建华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