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漏然
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周满生在武科大中南分校作报告称,我国高等教育是基础有余而创新缺乏,中国要构建创新型国家,就必须从根本改变代代相传的“功名为本”的学习观和“以考为本”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9月27日《武汉晚报》)
我国教育、知识界因创新能力缺乏屡被诟病,已成为我国教育、科技发展的瓶颈。而近来屡屡被披露的学术造假、论文抄袭也有愈演愈烈之势,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社会的一大痼疾。创新缺乏与学术造假是一体两面,它们都是传统的“以考为本”的学习方法、僵化的考试方式的产物。它们使学生仅仅成为复述知识的工具,导致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禁锢了学生创新思维的成长,由此导致创新乏力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诸多的抄袭案中,抄袭、造假者并不认为抄袭是很严重的事情,同时学界、知识界对这种行为的态度也很暧昧,乃至没有专门的评定机构对其进行评判。这一方面固然是由于抄袭案牵涉到各方当事人的利益关系,远远超出了学术的范畴。但另一方面,学术界对缺乏创新的习以为常、对知识的复述也是默认抄袭的重要原因。
经过硕博士论文写作的人会有这样的感受,在时间的逼迫之下,规模浩大的毕业论文即使有一个点的创新也属难得,传统的记诵型学习方式使得“炒冷饭”成为可以被接受的相对简易的做法。大量复述前人的研究成果,重新整合阐述前人观点为很多硕博士所采用,久而久之,复述变成抄袭也就无法阻挡。造假愈演愈烈成为社会之殇。更重要的是,“局内人”对不太过分的抄袭往往抱着理解的同情,这使得学术造假虽然被社会鸣鼓而攻,但在学术圈内仍然被宽松对待。
所以说,缺乏创新与学术造假只是传统僵化教育方式的一体两面,尽快建立学术造假认定标准、健全相关制度、提高造假者违规代价,是打击学术造假的重要手段。这既是规范学术本身的需要,也在一定程度上倒逼研究者重拾独立思考精神。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