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76所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看,重点评价的就是申请者的综合素质以及特长。由于这些高校已可通过自主招生环节,招收有一定特长的学生,因此再承认地方对某些考生的特长加分就显得不妥。
浙江几所中学关于“裸分状元”与“加分状元”的争议,让舆论再次聚焦今年已经反复热炒的高考加分话题。(8月31日《中国青年报》)
从目前的态势看,取消加分,几乎不可能,比如学科竞赛加分、少数民族加分、烈士子女加分(或者降分);要完全避免加分政策的异化,在当前的教育决策体系、加分政策执行环境中,也恐难做到,可以预见的是,如果加分项目保留,上述争议,来年将再次争议一番。
笔者认为,有一可行途径,或可化解当前加分政策的激烈矛盾,这就是自主招生高校可不承认加分项目。
我国目前实行5%自主招生的高校已有76所,这76所高校在高考之前,举行对自主招生申请者的测试,以确定自主招生资格,给予相应的录取优惠。从76所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看,重点评价的就是申请者的综合素质以及特长。由于这些高校已可通过自主招生环节,招收有一定特长的学生,因此再在高考中,承认地方对某些考生的特长加分,就显得很不合适。
一是部分考生,可能获得自主招生录取优惠与特长加分双重优惠。举例来说,某个考生获得某高校低于当地投档线20分的录取优惠,如果其本人还有高考加分20分,获得的优惠则变成了低于投档线40分录取,这其实已超出了学校的自主招生录取标准。
二是部分考生的特长素质并没有得到高校认可,而通过高考加分,“逼迫”高校认可。某个考生可能获得某一竞赛奖项,但通过高校的自主测试,并没有给予其自主招生资格。他参加高考之后,按照规定获得加分,高校在集中录取中,得推翻以前自主招生考试对其的评价,承认加分。这实质宣布高校没有自主能力。
三是由于手握高考加分,有的考生(由于自身的原因,以及学校为提高升学率的缘故)对自主招生的路径,并不特别热衷,高校也有可能为此失去自主招生的生源。
由于76所自主招生高校,都安排在各地第一批招生,主要为部属重点院校,他们的招生公平尤令社会关注,因此,假如这些高校都把各类特长生纳入自主招生环节来考察,而不再承认有的加分项目,加分政策执行的争议将大为减少,只要高校能保障自主招生环节的公信力,以往存在于加分政策执行中的权势交易将得到遏制 ———即便获得加分,没有获得自主招生高校的自主资格,加分就得不到这些高校的认同,加分的利益已大幅减少。
事实上,对考生的综合素质,通过高校的自主招生进行评价,这也是将“高考加分”进一步合理化,转为“多元评价”的最终途径。从这一角度说,自主招生高校将不再在集中录取中承认加分,不妨一试。
□冰启(学者)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