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语文教材撤掉鲁迅作品,这一举措从更新教材、与时俱进的初衷来看无可厚非,但如果是因为鲁迅文章难读,或者其战斗性不合时宜,恐怕难以平息争议。
的确,鲁迅的文笔并不简单,除了春秋笔法和生僻字词,他还特别爱用一些外来语,比如把“介绍”写成“绍介”、把“记念”写成“纪念”。在大多数文章中规中矩的语文课本上,鲁迅总是显得有些另类。学生觉得困惑、老师觉得教不了,因为这些都打破了教学的条条框框。不过,鲁迅的遣词造句正是其作品的一大特色。鲁迅的时代正值汉语文白交替之际,因此他的文学创作实际是在对一种尚未成熟的语言形态的磨合式运用中进行的。
作为一位学跨中外文理、有深厚国学修养的大家,他的文章可说是 “无一字无来历”。他既十分注意从生活中选择语言,又十分注意对语言文字的锤炼,比如他爱用的“蹩”这个字(《药》、《拿来主义》),就十分形象地描述了一个“躲躲闪闪”的动作。他博采其他语言资源,也是为了丰富白话文的血肉。对于学生来说,接触一些这样的“古董白话文”,可以算是回归现代汉语形成的历史脉络,当你读懂鲁迅文字中的 “拦路虎”,一定会得益匪浅。
即使抛开鲁迅作品的语言学价值,他对文字的掌控和运用,也是我们巨大的文学财富。狂人、孔乙己、阿Q、祥林嫂、藤野先生……这一系列形象都会永远屹立于汉语文学之林。至于最让有些人难堪的,就是鲁迅那种永不妥协的批判精神,恰恰最值得我们珍视。我相信大多数学生是接触到鲁迅后,才发现文字不仅仅是吟风弄月的玩意儿,还可以做“投枪”和“匕首”。虽然鲁迅当年的批判对象很多不复存在,但是和谐社会建设面对的诸多问题,显然依旧需要鲁迅那样的如椽大笔。
当语文教材越来越“兼蓄并包”,留些地方让鲁迅给学生一点清醒,我看绝不会嫌多。□施平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