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前的一桩抄袭事件,而且当时已在小范围内处理过,如今突然在媒体上曝光;曝光时机又是那么微妙,正逢当事人要角逐中科院院士之位,有这么巧的事么?
不过此时此刻,再谈“阴谋论”已然不必;因为民间有句俗话:“苍蝇不叮没缝的蛋。”话糙理不糙啊。
事到如今,站在“危机处理”的角度看,也许最可遗憾的事情,就是事发时没有下重手,而是以批评为主,“高高举起、轻轻落下”,轻描淡写地消化了此事;没想到终于被“有心人”发掘、放大、发酵。试想,如果在发现论文抄袭的第一时间,就“自曝家丑”,并严肃地按照学术道德规范处理此事,还会有后来的这些纷纷扰扰吗?
不过,如果我们能站得更高一些,就会发现,只要学术圈的潜规则不改,没有周祖德事件,也会有李祖德、王祖德;就算不发生在武汉理工大,这类事件也完全可能发生在其他大学。
“学生写论文挂上导师名字,已经是心照不宣的潜规则”。没有人愿意把自己的劳动成果署上别人的名字,学生不是傻瓜,之所以这样做,无非是:1、挂名有额外的好处;2、不得不挂名,否则要吃亏;3、不是自己的劳动成果,挂名也不心疼。
如果中国学术圈真是这样的话,那就等着一起又一起的丑闻爆发吧。而那些掌握中国学术圈话语权和规则制订权的人们,应该十分谨慎:当你们不再爱惜自己的名字,允许别人随意“挂”你们的名字,那么,你们的名字蒙羞,将只是迟早的问题。
●李煦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