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戴望舒的《雨巷》、霍金的《宇宙的未来》……今秋高一新生,可在湖北高一语文教材中看到。与老教材不同,新教材中首次出现了一些过去有争议的名家作品。与此同时,新课改教材中鲁迅作品明显减少,《药》、《为了忘却的纪念》等作品不见了。有语文教员认为:“梁实秋的作品入选高中教材,我们感到很惊喜。这篇文章篇幅短小、语言简练、意味深长,真挚地表达了他对老师的崇敬之情。过去选作品考虑的政治因素较多,这是梁实秋作品第一次进中学教材。”(《长江日报》7月27日)
在文学上,梁实秋向来是鲁迅的对手,从1927 年直到鲁迅逝世,二人间笔战不断。这一点,我们可以从鲁迅的著作中窥知一二。最重要的是,梁实秋向来主张“文学无阶级”,反对苏俄的文艺政策,坚持将描写与表达抽象的永恒不变的人性作为文学艺术的文学观。正是因为这样的“政治不正确”,使得梁实秋一直被排斥在中学语文教材之外,只当作鲁迅笔下的“落水狗” 而躺在教材的脚注中。如今,梁实秋和鲁迅之间长达八年的论战已经成为文学史话,孰是孰非不再重要。现在,文学有无阶级性这样的话题也已不再是热点的文学话题。
作为一本语文教材,特别是一本基础语文教材,其最主要的功能应该是识字、语言运用、文章阅读和文学审美。然而,自从1958年有观点提出了“不要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课”,并且在语文教材中排斥了文学教学以来,语文课就逐渐变成了流行政治的附属品,变成了思想政治课以外的另一堂思想政治课。文革中,语文教学活动更赋予了浓厚的革命色彩,它的中心任务是配合政治运动。长期以来,语文课是一堂爱国主义政治课,是一堂历史课,但偏偏不是一堂语文课。这一点,在今天的语文教材中仍然被体现着。鲁迅文章被语文教材大量使用,我想,不仅仅在于其文学价值,更在于革命和政治的需要。
当然,语文作为一门边界灵活、模糊性很强的学科,它必然要涉及历史、政治、经济、自然科学等各种学科。但是,我们必须理解语文的真正功能。这些年来,学生语文能力低下、教学效率不高一直困扰着教育界,为什么?就是因为“语文能力”没有被作为关注的中心。“语文教学到底要干什么”?如今,培养学生言语表达能力早已达成共识,但是许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语文教学中“政治”、“历史”等因素对“语文能力教育”所产生的“离心”影响,它使得语文教学偏离了它本来的目的。前几年,《狼牙山五壮士》被上海教育部门从语文课本中删除,受到许多的非议。历史地看,狼牙山五壮士所代表的爱国主义精神当然可贵,却更多属于历史和思想政治的范畴。
梁实秋与鲁迅、巴金等一样,同属于上个世纪杰出的中国作家。仅因为政治观点不同,梁实秋在大陆受到了半个多世纪的冷遇。刚刚故去的季羡林大师有过一篇随笔《回忆梁实秋先生》,季羡林写道:“难道因为他(鲁迅)对梁实秋有过批评意见,梁实秋这个人就应该永远打入十八层地狱吗?”“实秋先生活到耄耋之年。他的学术文章,功在人民,海峡两岸,有目共睹,谁也不会有什么异辞。”现在,社会观点已经越来越多元化,让梁实秋回到语文教材,就是在让政治回到政治,让语文回到语文。 □彭兴庭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