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下发通知,禁止各地中小学校暑假组织集体补课和有偿补课。但西安市几乎所有中学的新初三年级和新高三年级学生,都得在学校补课。原因是西安市教育局下发三部委的通知时,加了这么一句话:“除新初三和新高三年级可安排不超过两周时间的补课外。”(7月26日《中国青年报》)
不无讽刺的是,西安市教育局一边在为毕业班学生补课大开绿灯,一边又在开展“全市违规补课整顿工作”。
西安市教育局对暑假补课表现出的两面性,多少折射出补课在中国是一个多么复杂而沉重的话题。事实上,三部委的补课禁令从发出的那一刻起,就已注定了它尴尬的境遇。此前有媒体报道,三部委禁补令下达不过几天,广东、湖北、上海、四川等地就相继开始了暑期中小学集体补课。相比其他地方“悄悄补课”的低调做法,西安市则直接出台文件对补课行为“保驾护航”,旗帜鲜明地对抗禁令。
三年前,教育部就明确提出,学校和教师不得占用节假日组织学生上课和集体补课,类似的禁令几乎是每年寒暑假的“规定动作”。与此同时,补课现象却未有丝毫消退迹象,教育主管部门似乎也从未真正担负起执行者的角色。早在2006年,西安市教育局的“补课禁令”里,实际就已经有了“除新初三和新高三年级必要时可安排不超过两周的补课外”的说法。从某种意义来说,禁补令就像一只姿态优雅的猫,而补课就是那只永远也不会被捉住的老鼠。
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大背景下,补课就这样营造了一种“囚徒困境”。“谁不补谁吃亏”的现实,使补课成为各方利益的驱动器,受到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大部分家长的支持,唯一不支持的就是毫无话语权可言的学生。同样不容忽视的是,还有一个日益庞大、利润丰厚补课市场的形成。因此我们必须承认,全面禁补是一个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不过,在此过程中,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也最好补一补课。首先要补补形象课,每年教育部门发放的禁补令,可能也就是改改日期的轻松事,但与现实的巨大脱节,却每每沦为笑柄,这对教育部门形象的伤害无疑太大。因此建议,与其屡发这种华而不实的禁令,不如多花点公夫做做调查,把配套机制做实了再说;其次还要补补规则意识的课,西安市教育局对三部委禁补令搞区别对待,实际就是对规则意识的践踏。这对一个教育主管部门而言,比补课本身的危害更大。
我们管不住补课,难道还管不住自己吗? 重庆时报 作者:吴龙贵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