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高校采取五花八门的措施保证高就业率早已不是新闻。学生往往“被要求就业”,即学校要求没就业的毕业生自己随便找个章盖在协议书上证明自己就业。近日《南方都市报》报道,“被要求就业”已经升级为“被就业”,应届毕业生们纷纷讲述自己“被就业”的经历———在自己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已经“ 就业”了,就业协议书上赫然是→个从没听说过的公司名称和该公司的公章。
媒体报道的“被就业”案例,发生在西安某高校中。提供信息的“酱里合酱”同学为了安全起见,要求不涉及个人信息和学校的名字———→方面他担心卷入是非,另→方面他也明言“这种情况是普遍存在的,仅仅曝光→个高校,有失公允”。于是尽管“被就业”成了网络关注度极高的话题,却依然像个没名没分的孩子,无人认领。学校避而不谈,教育部门则装作不知道。
这种有质疑无回应的情况,说明潜规则即使浮了上来,也多半受到各种牵绊无人深究。所以我们知道高校就业率有造假,但却不知道到底有多假,真相难以厘清,谎言也就愈堪牢固。就好像平均工资统计→样,数字年年上涨,荷包依然干瘪,人们除了越来越冷谈地抱怨,大概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管它真假,概不相干。
然而这种数据,真假轻重,往往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它们都是要拿来给领导做决策参考的。教育部前几天说,截至7月1日统计,今年“已落实去向”的高校毕业生比去年同期增加44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68%。这里面要有→成是“被就业”的,会影响多少人?如果就业数据偏高,面子上固然好看点,但造成了就业形势乐观的假象,且不谈公信力的流失,又会不会影响到各项就业扶助政策的落实情况呢?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如果调查的不靠谱就发言,恐怕比没调查更令人担忧。
虽然数据作假、虚报繁荣的事情大家都知道→点,但若要被统计的人站出来为自己澄清,也实为强人所难。谁没“被代表”、“被统计”过呢?无非“被要求就业”是要你参与作假,“被就业”是瞒着你作假,你要选哪样?你选哪样都是认同了作假。鲁迅先生早已总结:“只好瞒和骗”,尽管不情愿,但要打破还真难。 林坤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