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莹
针对辽宁大学副校长陆杰荣在核心期刊发表哲学文章涉嫌“抄袭”一事,公众及教育界专家议论纷纷。多方观点认为,事件暴露出学术界抄袭常态化、第一作者权威化、学术期刊势利化等学术界潜规则,亟待引起重视。
国内哲学界权威学术期刊《哲学研究》今年第4期刊登了署名“陆杰荣、杨伦”的文章《何谓“理论”?》,涉嫌抄袭云南大学讲师王凌云的一篇讲稿。其中“第一署名”陆杰荣系辽宁大学副校长,杨伦为北京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生。
目前高校中像陆杰荣这样“挂名”的行为绝非个案。这是因为高校中导师“老板化”的趋势十分明显,对学生的学术指导和交流都很少,学生大多是为导师的项目和课题“打工”,大家“团队作战”“有福同享”。
一再发生的学术抄袭事件,暴露出目前我国人才评价体系存在的严重导向问题,论文成为评教授、博导等至关重要的因素,甚至如果不能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或发表SCI论文将被“一票否决”。对一些已经成为校领导、教授的专家也如此要求,只有保持一定数量的科研成果,才能维护自己在业界的权威性和话语权,才容易获得科研立项经费。这些都使得一些教师不能固守做学问、做人的标准,比较浮躁,片面追求数量。
学术腐败渐趋普遍,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这其中就有“抄袭”成本低,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惩处机制等原因。尽管对学术成果的署名、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相关条例和意见已有界定,但在实际操作中,抄袭行为仍然只能靠原作者自己发现并举报,对不道德者的约束也大多停留在道德层面,缺乏强有力的制度规范。
这还与当前教育培养体制的缺陷有关。学生缺乏实践,缺乏创新思维的训练,先定题目再写论文,很容易脱离实际,就选择通过抄袭得来;一个导师带十几个硕士、博士研究生,精力有限,学生乐得走“捷径”也不足为奇。
这种有害的“学术快餐”亟待治理,首先是教育部门应加强教学管理,特别是对教师的管理,积极探索改变教师评价方式的新思路。不能再单纯“以论文论英雄”,应更加注重考核教学能力和教学实绩。
同时,通过教师言传身教对学生进行学术道德教育,把教学生做人放在做学问前面,鼓励学生坚持追求真理的精神,敢于创新,进而培养出拔尖人才。
教育部门还应改变当前“普惠制”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控制招生规模,更多地将学生引入社会,让其在实践中进行思维创新和学术创新,这才是解决学术不端行为的治本之策。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