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知周知,蒋介石,还叫做蒋中正,除此之外,似没有听说有其他什么名字(当然小说家言的“郑三发子”一类除外)。但现在他有了一个新名字:“常凯申”。据报道,清华大学历史系副主任王奇副教授所著《中俄国界东段学术史研究:中国、俄国、西方学者视野中的中俄国界东段问题》一书中出现了几十处姓名翻译的错误,其中最荒唐不过的,当属蒋介石(Chiang Kai-shek)被泽作“常凯申”。
这确实让人有点怀疑王奇副教授的资质。历史学中中外人名、地名的互译确实是个复杂的问题,容易出错。但Chiang Kai-shek是蒋介石,J.K.Fairband是费正清,属于专业副教授应该掌握的常识范畴,弄个常凯申出来,实在是太不应该了。这也表明,她对中国历史基本面的掌握上有所欠缺,作为一个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恐怕多少有些勉强。而王能够当上清华大学这所知名学府的副教授,不能不说副教授这个名号所代表的学术与教学水平,已经低于公众的认知了。
而更为严重的是学风问题,严谨是历史学者所必须具备的首要素质。其实,每个人的知识构成都是有缺陷的,但严谨的学风则可以最大限度地弥补这一缺陷。历史上人名、地名的互译之所以复杂,是因为以前的翻译规范与现在的不同。而现在翻译这些人名地名,仍然要依以前的规范,而不是现在的,这就是最大的麻烦所在。笔者当年初入史学之门的时候,也犯过与王奇类似的错误,在学习翻译一篇关于明史的英文文献时,看到Muhammad这个人名,想都没想就翻译成穆罕默德。后来老师告诉我,在《明史》的记载中,这个人叫马哈木,所以也应该按《明史》译成马哈木,否则读者不知道是谁。这件私人的糗事说明两个道理,第一,这事儿确实有些复杂;第二,复杂归复杂,但都有据可查,只要从思想上重视,认真对比中外文献,总是能弄清楚的。这里不需要高深的智慧,不需要复杂的技巧,只需要良好的学风。
本来在我国史学界,学风严谨一直是个良好的传统。但近年来,也有学风日下的趋势。这种状况的出现原因当然很多,比如社会的大环境。但我觉得也与目前的学术评价体系有密切关系。有人戏称现在高校办学是“数字化办学”,具体到学术评价,就是重视数量,比如发表了几篇论文,出版了几本书。王奇的这本书,如不出这个意外,在清华大学的各种考核中为自己加分应该不成问题。但这个学术评价体系对质量难以进行准确的评价,于是在学术研究中,只追求数量,不重视质量渐成风气。本来,学术共同体对于学术成果质量的评价最为中肯、客观,但在行政主导的体制中,学术共同体的影响不断衰微,一个又一个的“常凯申”就这样被制造出来了。 □周 云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