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工业大学实验员胡春林硕士论文抄袭事件被曝光已有时日,事情在恢复平静,但背后的问题还将长期存在。昨天本报报道说,两套软件今年起首次用于学术界抄袭,目前已覆盖了全国约300所高校和1000多家期刊社,针对层出不穷的学术不端事件,这算是比较现实的做法。
学术造假是深层次的社会问题。一定程度上,我们相信电脑有时比人脑更管用,但从整个学术环境来说,我们也看到技术会有很大的局限性,只要有人想去造假,会有绕过技术的办法。比如本报近日曝光的一家公司,雇写手代写代发论文,从一个侧面表明现在学术造假的复杂形势。从根本上讲,我们对于学术造假的态度,不是把一起起造假事件甄别出来,而是如何重建学术道德,让大学教育有基本的品格。
恪守道德底线,这是人类的基本价值标准,但在我们的高等教育里,这些标准正越来越变得稀缺。不可否认,中国高等教育中仍有令人尊敬的社会良心的最后堡垒,它们传播思想,化育新人,但总体上说,高等教育已呈现普遍性的病症。权学交易、钱学交易,学术失去尊严;抄袭剽窃、实验作假,行为放纵;具有相当学术水平的教授越来越少,缺乏学术志向和能力的“学术人才”越来越多,学术功利化、劣质化,大学的秩序与形象实际上遭遇人们的质疑。
人性固然有不完美,但这不是学术行为可以粗劣的理由。那些被发现的抄袭者,某种程度上说是不幸的,还有多少未被发现的造假人士,还有多少学术不端行为被隐藏,是个更大的未知。在教授抄袭都已不再鲜见的现实之下,重建大学教育基本的价值信仰实际上是一个十分严肃的现实问题。
高等教育使人进入相对自由的发展阶段,我们之所以不在高等教育还特别强调做人的问题,是因为大多时候我们相信一个人的做人问题已经在中小学得到解决,但试看现在的一些大学校园,实际情况可能并非如此。不少人在这个相对独立而纯粹的环境内,已经失去了品格上的要求,作为校园人的自由与尊严丢失不见,信条和原则的丧失,急功近利。校园的灵魂,教育精神的召唤与吸引,消失在理想缺失之后,坚持真理,坚守纯粹,保持执着,存在于我们很难触摸和真切感知的地方。
无需列举关于教育的名言,我们确信教育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所具有的基础性功能。世界上并非只是中国有大学,有大学之处,必然要求学术保持清洁、纯粹、独立,必然反复训导学术研究遵循学术规范的基本常识,这是一个基本的道德要求。教育若在此崩塌,后果非教育自身所能承受。学术造假之所以不可接受,就在于这样一种不好的风气、不良的品格,可以传导至整个社会,甚至影响国家和国民的未来。
教育的第一目标是育人,而不是使人成为工具,知识的工具,权力的工具,利益的工具。先做人,再做学问,让学术成为相对纯粹的志业,教育才能重回传播知识、传递精神的轨道。 □ 本报评论员 肖擎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