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前夕、高考期间的新闻报道中,绝对有一个恒久不变的“通用关键词”:准考证。无论师长和媒体怎么强调,总免不了有考生忘了带准考证,甚至遗失了这个“性命交关”的“入场券”。所以“准考证”必然成为高考报道中不可或缺的新闻元素。
这不,距离今年高考日屈指可数的时候,“准考证”新闻又出现了。5月底以来,一则提示式的新闻信息又出现在上海各种媒体上:考生必须凭准考证、身份证(或社保卡)进入考场,今年高考各考场将严格执行此项规定。市教育考试院负责人强调:“‘两证’缺一,不得进入考场。”首场考试,考生可提前半小时入场,考生应尽量提早到达考场。一旦发现证件不齐,可立即通知家长送来。不过,一定要在9:15之前将证件送到,考生方可入场考试。超过这一时限将禁止入场。
这样的提醒无疑十分必要,考生及其家长应该牢记心头。其实这也真不是什么难事,稍微留心一些,是举手之劳。可每次偏偏总有人“犯忌”。不过,尽管考场纪律必须严明,规则必须刚性,但在具体操作上能否再增加一点人性化的温度呢?
据新华社报道,今年太原市对忘带证件的考生做了人性化的新规定——可先安排考试,在下一科考试时带来。对比之下,上海的“规矩”似乎显得苛刻了。能不能也让考生先参加考试,然后补上忘带的“两证”呢?
3年前,上海曾首次在“课桌贴条”上印上考生的彩色照片,如果考生忘记携带身份证,只要准考证照片和“课桌贴条”照片相符,就可以允许考生先考试,然后等待家长或老师取来身份证。这多人性,多温馨呀。为什么不能继续推行这样的“规矩”呢?
不管什么理由,高考忘带证件总是不对的,但毕竟寒窗十多年,一考定终身,关键时刻要让粗心人以“一疏忽成千古恨”为代价吗?这似乎未免太冷酷了些吧?不妨先安排考试,后补递证件,别让其“因小失大”;假如到时拿不出证件来,乃至有人冒名顶替、严重违纪,即使考好了,再取消其成绩或按作弊查究,也为时不迟嘛。
当然,“军令如山”,今年规矩已定,能变通,当然好;若来不及作变动,就照章办事。但高考年年考,这件事,是不是可以研究一下呢?学学太原的做法,未尝不可。以人为本,也应该渗透和彰显在人性化的细微之处。怡然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