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教育不应“忘记”失败案例——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创业教育不应“忘记”失败案例
2009年05月26日 10:28 来源:光明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近几年的就业形势,轻而易举地便使创业教育成了高校的“显学”。大家一个比一个重视,出台的措施一条比一条管用,不少大学校园很快雨后春笋般涌现了一大批大学生创业基地。优秀校友、青年才俊、知名企业家以嘉宾、学长或者“过来人”的身份,在莘莘学子的翘首以待中次第走上大学讲台,鼓励尚在迷惘困惑中的青年学生“向我看齐”。这样的讲座往往是掌声不断,效果极好。

  笔者也听了不少这样的讲座,甚至走进课堂听了一些学校的创业教育。听得多了, 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创业教育中运用的,都是十分成功的案例。在有些案例中,主人公似乎从创业之日起,便每一步都踏正了黄金铺就的台阶。这样的神奇故事,笔者听了有些存疑,但身边的年轻学生却血脉贲张,手都拍红了。

  这些故事的真假暂且不论。笔者以为,虽然创业教育必须树立信心、鼓舞士气,但基于绝大多数人的创业过程免不了艰难困苦的现实考虑,创业教育无论如何不该有意无意地忘记失败的案例和艰难的过程。极而言之,创业教育首先应该是“失败教育”——教会青年学生如何面对失败,如何克服创业初期的各种困难。没有这样的心理准备,满脑子装着“点石成金”的案例开始创业,很容易把目标定得过高,遇到困难后又容易心灰意冷,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只瞄准“大成功”,这是当下不少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一个通病。在此教育倾向的熏陶之下,很多学生在开始动手之前就“心高气傲”,似乎只有“大成功”才是最有价值的事业和人生。开个小门面、当个小职员,养活一家老小,手头略有节余, 这样的生活似乎最多只能在刚毕业的那几年过一过。有些人甚至连这个“平凡”的阶段都想省去,一步登天,跨入“精英”行列。

  学校激励学生的初衷是可以理解的,成功的辉煌无疑也令所有人激动,但对于现实生活中的大多数人来说,辉煌的成功并不是“唾手可得”、“指日可待”的,许许多多“大成功”的背后,恰恰是少为人知的“大牺牲”、“大付出”。青年学生将要面对的现实生活,并不是成功案例所显示的那么简单,其间的变数和困难无法预知且数不胜数。学校的创业教育不应也不能忽视这一点,否则现实将会代替学校狠狠地“教育”创业者。

  让青年人瞄准“大成功”并没有错,但一定要让他们首先懂得“积跬步”,而不是“致千里”。退一步说,即使最终不能“致千里”,自力更生安居乐业,又何尝不是人生的成功呢? (张国圣)

【编辑:侯冬华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