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将临,孩子们正紧张备考。
高考这座“独木桥”很拥挤。一张卷子定终身,孩子们为此悬梁刺股,睡得很晚,起得最早。
各地改革高考的举措也相继出台——大方向是一致的,自主招生也好、特长加分也好、推优自荐也好,总之是希望高校录取标准更加多元化。
在30年前,高考是让人热泪盈眶、让年轻人走向“天堂”的善政,恢复高考曾令举国欣喜若狂。在众多握着锄头柄的、抡着铁锤的、卖肉的、织布的年轻人心中,这是一扇改变人生的神奇之门。事实也确乎如此。
当时情景,时下热映的一部电影《高考,1977》可资佐证。不少学校正在组织学生收看。只是,仅仅30年,时下的孩子已经对影片想要讲述的故事背景难以理解了:就那几本破书,学都没有学全,他们就敢去高考哎!我们要做多少年的题,才敢坐进高考的考场啊!片中人物小根宝的一句话让人震撼:“我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他们就开始革命了,到了初中,他们又在革命,他们根本没好好教过我什么,我拿什么去考啊我!”
有人说,高考是社会阶层、社会利益的一次重新分配,特别对于农村孩子,高考几乎就是他们能够把握、能够经努力得到的最重要的机会了。“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当年流行的口号一语道破了高考的重大价值。
因此,不管怎么改革,千万不能伤及高考带来的平等、公平与正义。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仍然要维护高考的神圣。
关于推优加分中可能存在的“灰色地带”,哪怕再隐秘,再微小,都值得我们睁大眼睛,提高警惕。
从这个意义上说,本报20日刊出的一则新闻,颇具警世意义:针对近年来一些高考加分“比赛不规范、证书有水分”的质疑,浙江省教育部门推出一系列政策,给高考加分“挤水分”,今年首次组织对体育加分考生的统一测定,堵截可能出现的“南郭先生”。结果,近两成考生在现场测试中被“刷”了下来。
如果任由这两成考生混迹于加分队伍,就是对其他考生的不公平,也是对高考改革的伤害,进而造成公众对扩大高校自主招生、对改变一次高考定终身的多元化录取举措的信任。对许多寒窗苦读的学生来说,更可能会是一种不幸:旧的不合理尚未完全消失,新的不公平又产生了。
希望类似浙江的“挤水分”行动,在更多地方出现。唯有挤干了水分,让推优经得起考验,才能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作者:李泓冰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