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粮能手有高考加分机会吗?——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种粮能手有高考加分机会吗?
2009年05月19日 13:24 来源:黑龙江晨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距高考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媒体传出了让很多家庭十分不安的消息。据某媒体报道:2009年浙江高考航模加分者被指多来自权势家庭。浙江省考试院就此表示,加分者的家庭背景并不在其验证范围之内。

  如果说分数属于硬杠杠,那么,如何形成分数,则有多种可能。有些是勤学所得,有些是取巧所致,还有些则是纯粹的子承父荫。这是因为在现有的高考制度中,除了文化课成绩以外,还有名目繁多的加分制度。早就有报道指出,地方制定的高考加分项目涉及科协、体育、外事、民委、计划生育、残联、公安、民政、工会等十多个部门和单位,加分的名目也情况不一。许多行业或部门纷纷通过关系找教育部门要求出台加分政策,加分项目越来越多。

  高考加分制度,本意是为了褒奖某种技能,或是补偿某种先天弱势的群体,或是鼓励某种先进。但是随着加分项目的增加,此种功能逐渐丧失,而绝大部分的加分,不管是身份型如残疾考生加分和少数民族子女加分,还是技能型,最后都演化成为身份型,且通过此种身份型加分,积分政策就不是对社会弱势群体形成补偿,而是成为强化强势阶层的工具。

  一个逻辑就是,中低收入阶层者的子女所掌握的某项技能绝不会成为高考加分的内容,比如农村子女的务农能力不会成为一种技能型的加分内容,种粮大户的子女也无法因为其父母的这个身份而加分。

  以浙江的航模加分事件为例。我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城市中低收入阶层有能力支付子女参加航模竞赛的成本(600元报名费、1.5万元培训费),遑论农村家庭了。因此,此加分项目本身就是面向城市高收入阶层的一种游戏。它将身份型和技能型的加分精巧地集合在一起,权势者可以通过权势将本是技能型的竞赛加分变成身份型的加分游戏。

  由此带来的后果就是,高考制度在社会阶层流动中的功能逐渐减少,甚至丧失。单个的以权谋私并不可怕,可以通过监督得以避免。可怕的是整个制度的设计都是为了权势者的需要,而这,才是高考加分制度的深层弊病所在。(傅蔚冈)

【编辑:朱博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