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笔者了解,不少在校大学生认为,科学研究是研究人员的事情,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书本知识,提高应试能力,好为今后考取研究生或找工作做准备。
笔者以为,这种认识片面且不正确。科学研究并非研究人员的专利,也应成为大学生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部分,因为通过参加课外科学研究,你会知道如何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所学的书本知识,今后自己应该着重去补充哪些有用的知识。在这种“学以致用”与“实践出真知”的“学习—科研”的良性互动中,在校大学生不仅可以更好地掌握所学到的书本知识,还可以更全面地锻炼动手动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进一步说,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大学毕业生,才是真正合格的人才,才能真正对社会有用。
那么,在校大学生应如何提高科研能力呢?笔者认为,不妨做到“五字当头”。
一是“敢字当头”。马克思说过:“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山西农民王衡只有小学文化,却在一无资金、二无专业技术、三无实验室的条件下,经过2000多次试验,研制成功一种新型高效防水材料,并获得200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王衡的事迹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在校大学生应克服一切怕字,要敢于实践,敢于尝试,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敢于挑战书本上已有的定论。
二是“思字当头”。俄国作家契诃夫认为,人有三个大脑——天生一个大脑,从书本得来一个大脑,从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得来一个大脑。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不但要学会观察,学会分析,还要善于创造性地思考,在积极思考中做到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并最终把握自己的命运。
三是“恒字当头”。科学研究是艰苦的,要想取得成果必须要有恒心、有毅力。在校大学生应有“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恒心,要有“先坐冷板凳再坐金板凳”的吃苦精神,要有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毅力。研究的目标和方向一经确定,就要义无反顾地去做。
四是“践字当头”。周恩来总理说过:“坐着言莫如起来行。”宋代诗人陆游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课外研究中,要克服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大胆尝试,勤于动手,争取在把书本知识应用到实践的过程中成为一个心灵手巧的人。
五是“小字当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曾经幽默地说:“大学生的研究应注意选择小课题,这样成功的可能性大;而选择大课题,成功的可能性很小,但是得精神病的可能性很大。”对于大学生而言,从研究小课题入手,一方面有助于培养科研意识,探索科研规律,另一方面也容易取得研究成果,增加从事科研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要提高创新能力,增加人才附加值,就应该积极参加课外科研活动,在培养科研能力上下功夫。(李元卿 作者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人文社科学院教授)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