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六大热点话题
□晚报记者 钱钰 杨玉红 李征
昨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草案公布,并公开征求意见。这份《纲要》汇集了目前所能达成的诸多教改共识,本报记者邀请了多位本市教育专家,对其中的六大热点话题进行了解读。
大学不能办成官场
【纲要原文】
近日,温家宝总理在与网友交流谈及教育问题时,特别提出大学最好不设立行政级别。对此,《规划纲要》也提出了对应的方法思路,即探索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逐步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适应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求,明确政府管理的权限和职责,明确各级各类学校办学的权利和责任,形成不同办学模式,避免千校一面。
【专家解读】
“我粗略计算了下,在我国的高校中,有30多所高校的校长、党委书记是副部长级干部,有几百所本科院校的校领导是正厅级,在有的高校之内,副厅级以上干部就是几十位,而处级干部则是数百。 ”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教授告诉记者。在熊教授看来,“官”太多了,于是“校长干处长的活,处长干科长的活”,管理效率和工作效率极低。同时注定了校内的等级意识――正厅、副厅的校领导必然得听副部书记、校长的话,而没有级别的教授、普通教师,更得 “服从”、“听命”。 “一些高校正朝着‘一级政府’方向发展。”熊教授表示,行政思维办校,将导致高校追求近期业绩,注重外延发展,忽视内涵建设。此外,熊教授还指出,行政权和学术权不分,导致教育腐败和学术腐败。
高校不能重科研轻教学
【纲要原文】
《规划纲要》提出,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加大教学投入。教师要把教学作为首要任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教学基本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推进和完善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促进文理交融;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推进创业教育。
【专家解读】
“这是对教育本源的回归! ”上海大学副校长叶志明认为,无论是中小学还是高校,教学都应该是首要任务,现在却要通过《纲要》重提,说明在不少高校,教学已经被轻视甚至忽略,“现状就是,不少大学老师都忘了自己应该干什么! ”长久以来,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一向被看做高校的三大职能,但是现在不少高校的评教指标严重向后两者倾斜,导致教师本身也过于重视后两者,而对教学不够看重,让学生失望,因此上海交通大学讲师晏才宏去世的消息才会引起诸多师生的共鸣。
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
【纲要原文】
各级政府要把减负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统筹规划,整体推进。调整教材内容,科学设计课程难度。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学校考核办法。规范办学行为,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不得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不得下达升学指标。规范各种社会补习机构和教辅市场。严格执行课程方案,不得增加课时和提高难度。各种考级和竞赛成绩不得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与升学的依据。
【专家解读】
上海市教科院研究院吴增强老师表示,规划纲要中的减负措施,提到的都是一些老问题。 “要真正落实减负,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吴老师说,减负是个系统工程,减负要打持久战,需要社会和家庭共同协力打好这场战役。
高考借鉴美国SAT考试
【纲要原文】
完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深化考试内容和形式改革,着重考查综合素质和能力。以高等学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据,完善国家考试科目试题库,完善统一命题和分省命题方式,保证国家考试的科学性、导向性和规范性。探索有的科目一年多次考试的办法,探索实行社会化考试。
【专家解读】
在本次《纲要》的高考改革方案当中有不少亮点,如学生多次选择、分类考试、多元录取、一年多次考试、社会化考试和探索实行高水平大学联考等等。在上海大学副校长叶志明看来,这些亮点和平时教育界及媒体的呼吁有关,由于国内经济和教育发展不平衡,其中有些措施上海已经起步,看起来已经不算新鲜;另外这些目标在实现的过程中是否不会“走味”,成了过场或完全“变形”,也是个很大的问题。
叶志明认为,“有的科目一年多次考试”和美国的SAT考试有点相似,不过即使实现,它和现在的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学业水平考试如何区别,也是一个问题,“因为《纲要》既提到了‘有的科目一年多次考试’,也提到了自主招生,还提到了高水平大学联考,这些考试当中其实还有相互抵触的地方,如何消融其中的相互抵触也是一个问题。 ”
对于纲要中提出的 “一年多次考试”,专家们认为,条件最成熟、最可能率先实施的是英语科目。可能会像现在托福考试和雅思考试一样,一年有多次考试机会,考生参加招生时可以使用最好的成绩。
中高考招生专家、原静安区招办主任胡关荣指出,目前,上海的高考实行 “语数外+X+综合学科”的考试模式,其他科目实行学业水平测试。 “一年多次考试”比较适合高考的综合学科考试 (只有30分分值)、学业考试的学科、理化实验等。
如果高考的主要学科实行 “一年多次考试”,每次考试的试题难易度、考试的知识面各不相同,对广大考生来说不一定公平。高考的主要学科实行一次考试,高考综合学科、非高考学科或学生技能测试实行 “一年多次考试”,这些学科作为高考录取的参考,不记入高考总分,给学生多次考试机会,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和考试压力。
中小学教师也可评教授
【纲要原文】
《规划纲要》提出,要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职称)系列,在中小学设置正高级教师职务(职称)。探索在职业院校设置正高级教师职务(职称)。
【专家解读】
“正高级教师职务就相当于大学的正教授职务。”对于纲要中的这一条内容,特级校长杨明华听后非常兴奋,他表示,这也就意味着,今后,中小学教师也可以评教授,这也就对基础教育教师的学术地位给予充分的肯定,对中小学教师的学术素养和专业发展会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
杨校长分析说,目前,在中小学教师的职称评定中,最高一级就是高级教师职称,而特级教师只是荣誉称号,不属于职务技术系列。 “过去,中小学高级教师相当于副教授级别,没有正教授级高级教师,今后,高级教师还可以更上一个台阶,申报正教授级高级教师。”杨校长认为,这一新举措的出台保证了基础教育教师的学术地位。
中小学教师、校长齐流动
【纲要原文】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试点。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试行县域内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试行优质高中将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普通初中的办法;切实解决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等。
【专家解读】
针对备受市民关注的小学、初中的“择校难”这一顽症,本次纲要开出了“猛药”:实施县(区)域内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
对于教育均衡,本市宝山、普陀、卢湾等区县已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宝山区教育局局长楼伟俊表示,对于学校无高级教师聘任指标而自身具备聘任资格,愿意签订协议到农村学校履行服务期的优秀教师,可以使用农村学校高级教师聘任指标,实现教师流动。
普陀区教育局李学红介绍,本学期,该区积极引导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工作室领衔人、高级指导教师等区域高端教师除了做好本校的工作外,要有1/4左右去薄弱学校上课、带教年轻教师,让更多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多位专家建议,教师流动需要建立实施细则,教育督导部门还需进行不定期的督察。本市中心城区的一位特级校长表示,校长流动比教师流动更有效果,目前,本市中小学生的硬件、教师的素质都基本差不多,但是,校长的办学理念、办学水平不一。如果将一些特级校长交流到薄弱学校,不仅有助于年轻教师的培养,还可以让更多薄弱学校走出困境。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