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赵仁伟 董春蕾
最近,云南省教育厅宣布启动中考制度改革,将推行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消息传出,舆论哗然。
实际上,先于云南一步,山东省的中考改革已在有条不紊地进行。2008年1月,山东省就出台政策,提出高中招生以初中学业考试取代升学考试,录取新生要以综合素质评价为依据取代单纯以中考成绩为依据。随后,山东各地陆续出台了具体改革举措。
那么,已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的山东中考改革目前情况如何?本刊记者在济南市进行了调研。
中考新政≠取消中考
2009年4月28日,济南市政府办公厅转发济南市教育局、财政局制定的中考新政策,其中规定:实施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从2010年起,高中学校将根据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录取新生,目前的中考文化课考试成绩将由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取代。2009年6月,济南市举行了初二年级生物、地理两门课的学业水平考试。
对于中考改革被一些媒体解读为“取消中考”,济南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处长王纮认为并不准确。王纮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政策是多年来中考改革探索的有效延续,政策中的一些新要求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完善初中学生评价机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按照济南市的新方案,对初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分为三块:一是学业水平考试,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品德、历史、地理、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二是学生日常学习成绩,由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表现、小组学习、活动参与、出勤以及期末考试测评等内容组成;三是学生在校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依据教育部有关文件中提出的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6个目标要求,评价结果包括等级和综合评语两部分,该成绩为D级(不合格)的学生不得领取《义务教育证书》,不得被普通高中学校录取。
济南市规定,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以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为主,同时将学生日常学习成绩和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成绩作为重要参考或限定条件。“也就是说,短时间内,初中学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的主要依据是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王纮解释说:“与以往不同的是,考试成绩不再是惟一的升学条件,对学生综合表现的评价得到强化,对高中录取能起到相当分量的参考作用。”
积极探索 稳妥推进
记者了解到,济南市在实施改革过程中采取了积极稳妥的办法。
王纮说,学业水平考试由济南市教育部门统一组织,以确保考试公正。至于综合素质评价,济南市各区县、各初中学校都在结合各自实际,不断完善评价机制,不断增加评价的透明度,力争以公平、公正的诚信评价,逐步得到社会认可。王纮说,尽管短期内学业水平考试在高中录取中占主导地位,但从长远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在高中学校录取中的作用,将由目前的“软挂靠”逐步走向“硬挂钩”。
对于学生素质评价,济南市14中校长黎军认为,教育的核心或者说第一目标是培养合格公民。一直以来,我们的教育没有针对德育、美育的评价手段,导致现在过度注重智育。做教育的人必须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并且应该注重过程诊断。加大综合素质评价力度,可以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引导作用,让学生更加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而不只是重视学习成绩。
黎军说,为了保证综合素质评价的公信度,就要使得评价形式多元化,学生个人评价、学生小组评价、任课老师评价、班主任评价等都要具备。评价体系多元,可有效避免由某一点决定一切。同时,将评价结果定期公示,可以保证对学生的综合测评全面、客观、公正。
济南市初二学生小卢在初一下学期结束后,综合素质评价得了70多分,是B级,原因是他平时说话比较随便,有时给同学留下不好的印象。“相信他不再随便说话,不再怠慢松懈,相信他会越来越好,成为班上的明星。”这是全班同学送给小卢的勉励之语。小卢告诉记者:“经过这样的测评,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现在对人更讲礼貌了,我想这对我今后的人生有好处。”
质疑:能否减负?能否公正?
尽管济南市中考改革的宗旨明确,设计方案符合素质教育的潮流,实行也积极稳妥,但还是有不少家长、网民和教育专家对此项改革提出了质疑。这些质疑,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既然考试仍是高中录取的主要条件,那么由原来一次性中考变为十几个科目的学业水平考试,一考变多考,会不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在高考制度不改变的情况下,在考试成绩之外增加一个综合素质评价指标,有多大意义?有没有生命力?并且,该如何确保综合评价的公正性?
济南市民李女士是一名小学教师,她的女儿在读初中。李女士告诉记者,济南市中考改革的初衷是好的,就是要让学生从单调的试卷中走出来,注重全面发展。但她最担心的是落不到实处。从她了解到的情况看,目前初中学校还是成绩至上,学校还是在暗地里给学生搞成绩排名,老师和学生的压力都很大。而综合素质评价基本上是走形式,学习成绩好的孩子一般综合素质评价就高,这样的话,改革的效果就很难体现出来。
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与担心走形式相比,对于综合素质评价,大部分家长更为担心其公正性。与此同时,也有家长提出:会不会有学生为了提高自己综合素质评价的等级,变得时刻谨小慎微,丧失个性,所谓的综合素质评价最终成了孩子成长的一道紧箍咒?
“中考换上了学业水平测试的马甲”。对于山东、云南中考改革的效果,教育专家、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并不乐观。他认为,“新中考”在推进过程中,可能有两个走向:一是本质上高中学校还是按学科成绩高低进行录取,这和中考的惟一区别就在于将集中考试变为分散考试,学生的考试压力并未减轻,甚至十几门学科的考试可能变为中考“加强”版;二是高中学校自主提出考生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要求,达到相应要求的学生可以自主申请,学校择优录取。后一种走向其实是人们所期望的,即建立“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自主招生。但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首先努力推进高考录取制度改革,让自主招生公平、公正,具有公信力,从而为基础教育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但从目前的教育总体环境看,极有可能是前一种走向。因为高考制度未进行改革,高中毕业生考大学必须得看高考成绩,因此,中考制度很难超前于高考制度进行实质性变革。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