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中国青年报》的消息称,近日,武汉大学“感悟爱·折射爱”学生团队对武汉市300多名即将毕业的初三年级农民工子弟进行了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结果显示:初中毕业后,选择继续上高中的同学只有18%,而上技校和职高的占72%,成为大多数同学的选择,10%选择直接去打工。
从调查结果来看,八成农民工子女之所以弃读高中,一方面多数同学选择初中毕业后去职高或是技校,显示出他们急需掌握一门技术来养活自己;另一方面,家庭的经济状况又不允许他们继续读高中,需要孩子尽快找到工作作为家庭收入的一支来源。这似乎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不是农民工孩子没有考上大学的信心和能力,捆住他们梦想翅膀的只是家庭的经济状况。我们不得不承认,教育对农民工家庭来说,早已变成彻头彻尾的投资行为。三年高中的学费已等同甚至高于上职高、技校,而在大学生就业难的背景之下,上高中、读大学不仅投资大,而且收益极不确定。都是投资,两两相比之下,让孩子上技校、职高可能更加适合于他们这样的低收入家庭。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农民工看成是目光短浅的愚民,简简单单地拿“读书无用论”的帽子给他们扣。
如此来看,我们就不难理解农村大学生在大学里的比例为何越来越低的问题。只是,这种教育投资上的差异,必然导致他们将来在创收能力上的差异,而当其成为普遍可能时,就势必给社会带来“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马太效应。世界银行数据显示,中国的基尼系数收入分配差异指标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0.20激增至现在的0.48,大大超出0.4的警戒线。这是个危险的信号,因为它极有可能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
那又如何扭转这种局面呢?仅靠农民工家庭转变观念无疑于变相指责和推卸责任。九年义务教育推行后,农村孩子上初中的比例大大提高,那么现在,能不能考虑把义务教育由九年扩展为十二年,同时,再给农村基础教育多一些投入,均衡城乡教育资源?当教育由“投资”转型为“社会福利”后,任谁,也不会放弃接受更好、更高层次教育的机会。(作者 蔡宁祯)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