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人才流动,探索用人创新
7月25日上午9点,2000余名报考者正在进行紧张的笔试,他们中的90人,将会成为省城公办学校首批“不入编”的教师。合肥今年开始在教师“出口”问题上力图“破冰”,从而希望在该市建立和健全教师退出机制。
高学历学子报考“合同教师”
7月3日晚,合肥市人事编制网、合肥教育信息网、合肥人事考试网三家网站同时发布了《2009年合肥市市属学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教师简章》。简章甫一登出,就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
记者查阅了招聘简章,上面这样公布:本次招聘教师实行劳动合同管理,招聘人员一律不入编制,工资、保险等福利待遇按合同约定执行。
尽管不入编,但报考者的热情并未削弱。合肥市市属学校本次招聘90名教师,省、市级示范学校约占招聘名额的70%。据介绍,合肥市市属学校的招聘是在合肥市三县七区教师招聘之后,而三县七区教师招聘均有编制,惟独合肥市市属学校这次招聘不入编。本次报名人数多达3000余人,其中可以免笔试的硕博士报名者就有998名。 “公布简章前我们很有些担忧,可是这次报名人员素质之高、人数之多,却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 ”合肥市教育局一负责人欣喜地告诉记者。
“不入编”意味着没有“铁饭碗”,应聘者是否真的不在乎?记者在笔试考场外采访了数位报名者。被采访人员虽然表述不同,却有着让人惊讶的“统一口径”。毕业于合工大的陈同学这样告诉记者:“无编制,我并不是很担心,如今社会越来越重视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我相信不管有无编制,只要干得好,就一定会有好的前程”。合肥市教育局副局长朱志明说:“社会已经开始认同招聘制、合同制,不再把编制当成很重要的事情,这是令人可喜的社会进步。 ”
此次招聘,引来网上热评,其中一网友这样评论:今年的招聘政策“前所未有”。整个招聘简章最让人关注的一句话是“招聘人员一律不入编制”,假如说今年的教师招聘与往年有什么不同,这大概是最大的不同了。该网友感叹:“看样子,教育系统用人体制真打算改革了! ”
“不入编”并非打入另册
招聘90名“不入编”教师,是一次偶然的“特例”?朱志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坚定地表示:这一做法将会继续下去,未来合肥市市属学校教师招聘,均会采取“不入编”这一做法。
朱志明这样解释合肥市教育局这一举措出台的目的:“教师是教育改革成败最重要的因素,建立一支有生气、有干劲、有追求的教师队伍,我们认为不仅需要‘进口’通畅,也要求‘出口’顺畅,让一些敬业精神与业务水平差、不再适应教师岗位的人离岗、转岗,教师队伍方能充满生机。 ”
这一做法究竟意味着什么?教育界一资深人士分析:我国教师岗位一直有着编制限制,也就是说“一个萝卜一个坑”。当上教师,就意味着捧上了“铁饭碗”。而在教师队伍里,不可否认存在着业务不精或并不真正热爱教师行业的“滥竽充数”者。可是我国并没有建立健全教师退出机制,很难有理由让不称职的教师退出教育行业、重新选择职业。
这位教育界人士认为,合肥市首批招聘“不入编”公办教师,应该具有深层次的意义,预示着该市在尝试教师队伍“退出机制”。
也有报名者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不入编’的教师,会不会在工作的学校里成为‘二等公民’呢? ”朱志明对此表示,这次招聘就是为了奖勤罚懒,给予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以鼓励和支持,因此,在进行这一探索时“主基调”已经明确,那就是“不入编”教师与 “入编”教师享受同等待遇,国家规定的“五险一金”,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均全部办理,并用完备的合同条款进行严格约束。
建立退出机制势在必行
据介绍,在合肥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指导下,合肥市教育局去年对教师招聘的“进口”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扩大了报考者的范围,不再要求仅仅师范类院校毕业生方可报考;而暂未取得相应教师资格证的人员,可有一年实习期,在实习期内获得相应教师资格证即可录用。这一全新的做法,让一些知名高校毕业的优秀学子有机会进入教师行业,这给合肥教育系统输入了新鲜血液,也给省城新课改带来了全新景象。
“正是去年教师队伍‘进口’环节改革创新的成功,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信心和动力,成为了我们今年下决心对‘出口’进行探索的动力和原因。”朱志明说。教师队伍只有能进能出才能保持高水平,教师待遇只有能高能低才有激励作用。合肥市决定先从新增教师中开始“破冰”,先解决新增人员的能进能出问题。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探索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和教师队伍的生活保障机制,保障“出口”顺畅,从而让合肥市教育系统形成一个可以合理流动的“人才市场”。
一个新事物的出现,必然也伴随着观望和怀疑。对此,合肥市人事局的相关人士认为,这是按照国家人事制度改革要求所进行的一次探索和尝试,若已经意识到建立和健全不称职教师退出机制的意义和迫切性,那么敢于进行尝试和探索必然是有深远意义的。
据介绍,合肥市教育局和合肥市人事局正在积极制定“不入编”教师的管理办法,同时各所首次录用“不入编”教师的学校也将制订相应的具体办法,从而使这一尝试得到制度的保障。
“一个好的做法,一定要有周全严密的政策和制度保障,这样这一做法才能最终成为改革的突破口,最终取得显著的成效。 ”一位担任中学校长多年的教育界资深人士通过记者向合肥市教育局表达了自己的建议,“要想这次招聘在教师队伍中能产生积极而长远的影响,并能形成‘鲶鱼效应’,需要缜密、细致、健全的制度来进行保驾护航。 ”(张鸣)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