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几个月时间,中国科大接连成立了数个个性化特色教育班,这引起高等教育研究专家的注意:大学教育本已属专业化程度非常高的教育,那么在专业化基础上的“个性化”是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7月上旬,中国科技大学分别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等有关院所签署协议,计划共同创办物理、力学、生物、光学科技等5个“科技英才班”。而在一个月前的6 月11日,中国科大与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刚刚签署协议联合创办“材料科学英才试验班”。在此之前,该校已经先后成立了少年班学院、核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开办了华罗庚班等科技英才试验班。
短短几个月时间,中国科大接连成立了数个个性化的特色教育班,这引起高等教育研究专家的注意:大学教育本已属专业化程度非常高的教育,那么在专业化基础上的“个性化”是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中国科大校长侯建国院士告诉记者:“建设创新型国家对高素质创新性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改变过去不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这已成为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
“我们要从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和国际科技前沿需求,适应学生主体的个性化需求出发,努力突破‘流水线式’的人才培养局限,探索科技拔尖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为国家未来15~20年培养和储备科学与工程领域的高层次拔尖人才。”侯建国院士说。
少年班升格为学院,将个性化教育进行到底
成立于1978年的科大少年班,一直是科大教育教学改革的试验田和因材施教的成功范例。新一轮教改中,少年班又一次充当了排头兵的角色。
今年3月份,科大在原有少年班和教改试点班的基础上扩大规模,成立了少年班学院。少年班学院改变了原来少年班学生一年基础课完成后分散到校内各学院自选专业的做法,而是真正成为一个完整的集体,本科四年全部集中在学院管理。
据少年班学院执行院长陈旸介绍,该学院内不分系,不设固定的专业,不对学生设定系统的、统一的知识结构和学业课程要求,而是针对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设计个性化的培养方案,除了基础课集中授课外,其他课程可在全校范围内选择修读,毕业时授予数学、物理、生物等不同专业学位。
为了帮助学生设计个性化培养方案,学校为少年班学院精心挑选了近20位来自物理、化学、生物、数学和信息科学等学科业务水平高、学生培养经验丰富的教授作为导师。导师根据学生兴趣和职业规划,帮助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鼓励学生跨专业选课,引导学生参与不同学科背景的教授沙龙和最新学术进展报告,同时引导学生尽早进入校内实验室或中科院研究所的科研一线,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大学生研究计划,通过实践锻炼发现各自的知识需求,然后再有针对性地修读相关课程。
“少年班学院所做的是对现有大学知识传授体系的一次改革。我们希望这种贯穿大学四年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有机融合的自主化学习过程,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的目的性和有效性。”侯建国说。
现在中科大各相关院系都在积极倡导学生个性化和自主学习,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研究训练等环节进行综合改革,让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确定专业方向、自主设计知识结构、自主选择学习方式、自主选择学习进度,充分享受自主学习的乐趣。
个性化是为了探索人才培养的新经验和新模式
今年3月底,中科大与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签署协议,联合打造“华罗庚班”,以期通过科教紧密结合的创新模式,培养高层次数学精英人才。消息一公布,立即引起考生广泛关注,许多优秀学生竞相报考。
数学系执行主任陈发来介绍,该班今年计划招生30名,实现“两段式”培养方式,学生前三年在中科大学习基础课,第四年在数学与系统科学院学习专业选修课、参加科研活动,并在研究员指导下撰写毕业论文。
“这一模式的实质是‘三结合’,即科教结合,给学生触摸科技前沿的机会;理实结合,提升学生的原始创新能力;所系结合,优化学生全过程的成长条件。”中科大主管教学的副校长陈初升介绍说。
“一个国家如果没有高水平的基础科学研究,就很难产生层出不穷的新技术。”侯建国说:“我们有必要从本科阶段就把少量基础更扎实、对科学更热爱、有创新激情、有创造能力的学生选拔出来,给予个性化的特殊培养,使他们成为未来15~20年里我国基础研究的顶梁柱。‘所系结合’培养模式的探索,就是这样一种特殊培养方式。”
近年来,中国科大与中科院近百家研究所签署合作协议,组成了国内最大的“科教联盟”,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基地建设、人员交流、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实质性合作。
如今,坐在教室听一流学者教最新知识,走进院所在一流平台上做科学研究,所系结合的优势让中国科大学生得以及时、系统地参与科研活动,接受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每年有1000多名本科生进入中国科学院有关院所,直接接触最前沿的研究领域和课题,
据侯建国校长介绍,在新一轮教学改革中,中国科大还将通过“所系结合”的新形式,与国家实验室、科学院相关研究所联合建立科技拔尖人才培养试验区,创办各类“科技英才试验班”,如严济慈班、力学实验班、贝时璋班、大科学工程班等,努力探索基础科学研究拔尖人才培养的新经验和新模式。本报通讯员 胡胜友 本报记者 陈华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