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弃考调查:农村学生改变命运机会趋少(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高中生弃考调查:农村学生改变命运机会趋少(2)
2009年07月15日 09:08 来源:广州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农村学生跃龙门机会趋少

  “一等人爱国孝顺,两件事耕田读书”。多年来对于期望跳出农门改变命运的农村学生来说,只有两条路——高考和当兵。

  德庆的葛村是一个300多人的小村庄,一条5米宽的水泥路弯弯曲曲近十公里,破落的农家小院掩着木门,门楣上挂着块斑驳的匾额上书“拔元”二字。村里的老人告诉我们,村里还有一户人家也是出读书人的,还有一块匾叫“恩贡”,两家都是出了人被选入国子监读书。恢复高考后,有着教育传统的葛村走出了十几个大学生,但近几年上大学的却难以数得出来。

  聂江从小看着葛村的两块匾长大,但他没有如前人一样走上读书之路,他选择的是当兵,“我们那个班,整个班只考上一个人。我的成绩一般,觉得考不上好学校,所以高二就去当兵了,当了两年兵退伍。”退伍后,他在派出所当过治安员、到公司当过保安。

  由于高二就退了学,聂江没有高中毕业证,因为这一张证书他错失了在军队中考军校的机会。这一点他至今都觉得很遗憾,“在军队里考会容易很多。”今年3月,聂江辞职在家,至于下一步,他说:“想去学开车,这样更好找工作。”

  在葛村,烈大伯给我们算了一笔账,目前一个大学生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开支平均得1 万元,上完四年本科,至少得4万元,这对一个贫穷家庭来说,是个沉重的负担。而据德庆县统计局提供的数字,2008年该县农民人均收入6417元,比全省农民人均收入高17元。考上了大学还有找工的问题,毕业后找不到好工作,还不如去打工。

  在聂江班上的弃考群体中,现如今混得最好的是小烈。小烈在学校的时候他是出了名的,“打架、不上课都有他的份,成绩是倒数的。”随着德庆市大力发展沙糖桔和贡桔,小烈看准商机成为了沙糖桔和贡桔的批发商,到田间地头去收桔子再转卖出去,去年赚了七八万元。如今的小烈买了一辆长安的小货车,热火朝天地干着自己的事业。

  去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个调查报告显示,农村人改变现状越来越困难,以前农村的孩子可以通过当兵、高考实现“跃龙门”,但现在农村孩子跃龙门的机会越来越少。在某种程度上,与其说是农村考生选择了放弃高考,不如说是高考放弃了那些贫困的农村考生。

  这种放弃从小学、初中时候就开始了,一方面是对农村教育的大笔“欠账”,在有的农村语文课和数学课还是同一位老师教授,有的几乎没有接触过英语课,还有的几乎没有亲手做化学、物理实验的机会……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本身就处于不一样的起跑线上?而占据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城市孩子(尤其是大城市)却还享受到相对低的分数线。 (由于保护个人隐私需要,以上涉及学生名字为化名) (文/图邱敏 通讯员 福元)

  专家观点

  关键在于提供

  多元成才途径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教育问题研究专家熊丙奇说,从高考报名人数下降的具体原因分析,大致有四方面原因:一是当地生源数减少,这与出生人口有关,属于“自然减员”。

  二是复读生减少,这与中学课改与高考政策有关,由于各地推行新课改,一些学生担心课程变化大,不适应新高考,所以放弃复读。

  三是出国留学增多,这与国内高校的竞争力有关,却与学生选择上大学的成才观无关,随着境外高校在内地招生力度加大,一些学生可以参加国外的入学考试,申请到国外高校读书,由此放弃内地高考。

  四是大学就业压力增大,考上大学不一定能找到好工作,因此,有的考生放弃高考机会,直接就业。

  令人遗憾的是,从对放弃高考的学生进行的调查发现,放弃高考并非有多种选择放在学生面前,而是充满了无奈:上大学前途渺茫,不上大学前途也渺茫,弃考的学生可选择的,大多只有一条以农民工的身份进城打工的道路。令人忧虑的是,在高考之外并没有更多的成才途径,有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大学学费高就业难、放弃高考、放弃高中、放弃中考、放弃初中。在我国一些农村地区,这一连锁反应已经成为事实,出现新的“读书无用论”,初中辍学现象回潮。

  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理性高考观、教育观的建立,需要打破升学教育模式,提供多元成才途径。

【编辑:侯冬华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