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拐弯,八拧劲,歪歪扭扭,好像蚯蚓找它的老妈。”近日,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对2100多名大一新生进行了首次汉字书写测试,负责测评的老师如此形容一些学生的字迹。测试结果,有320名学生写字“不及格”,占参加测评人数的15%。
读到大学,却写字不合格,这个结果引发了热烈的众议。
网络时代,有没有必要写好字?写字“不及格”,又是谁的责任?又该由谁来补上缺失的这一课?
最时髦的大学生就是不会写字的?
在一位网友的博客上,记录了一段朋友间闲聊的内容。
说到写字时,其中一位朋友担忧地说:“如今的一些大学生我真服了,写的字还不如小学生,歪歪扭扭,跟我们那代人比差远了!”
另外一位马上回应说:“你看现在上网聊天,打的都是符号化的网络语言,流行的是看不懂的火星文。要是让他们规规矩矩坐下来在纸上写一手好字,那就是土老冒。最时髦的大学生就是不会写字的学生,脑袋都安在电脑上,哪在自己身上?”
还有一则故事,说的是某公司新来一位刚毕业的大学生,上司让他做一些有关食品准入制度的横幅、标语和公示牌。当他写到“塑胶”两个字的时候,这位大学生不好意思地问上司:“塑胶的‘塑’怎么写?好久没有写过字忘记了。”上司窝着一肚子的火,但还是笑着帮他写了。
次日中午,上司去看样,其中有一个标语需要不锈钢包边,这位学生又问:“不锈钢的锈怎么写?”上司没好气地说:“一个金字旁,一个秀丽的秀。”学生写了一个金字旁,另一半秀又不会写。上司强忍怒火,耐心地说:上面一个禾,下面一个乃。学生又写了半天,到了最后也没有写出秀字……
这些故事乍一听有点夸张,并非要丑化大学生,也并非批评所有的大学生都写不好字,却折射出某种“流行”现象。随着近年来全民汉字书写水平的下降,连“有文化”的大学生都写不好字,情况确实令人担忧了。
甚至连一些被称作“文化人”的职业人如今也懒于写字,写不好字。
比如,经常听到有学生抱怨:“现在大学里的老师,动不动就用ppt、课件上课,很少能看到老师亲自动手写板书了。”
曾经有一位编辑自我解嘲说,我一写字,人家以为我故意写“幼圆体”逗乐,其实我是真的写不出端正的“中华楷体”。
有一种悲哀叫
“提笔忘字”
一项由新浪网发起,4102名网友参与的调查显示,37%的人经常提笔忘字,很多不难的字都忘了怎么写;22%的人想写东西总想找电脑而不是笔;16%的人觉得除了名字写得还行,其他字觉得基本没法看;13%的人去外面听课或者开会,最怕的就是记笔记。
一项针对在校大学生的调查也显示,超过半数大学生对电脑等数码多媒体有依赖感,遇到结构稍微复杂一点的汉字,自己记不清笔画,要借助手机和电脑来“救助”。
网络时代,电脑书写方式颠覆了人们传统的手写方式。没有打开电脑,指尖没有触摸到键盘,就很难写出字来。而拿起笔来,写不了几个字就因为印象模糊而写不下去,有的能写下去的,也因为长期缺少锻炼,写不到一页纸就手指酸痛,只好搁笔。
这种“手写时代”老年人才会出现的“提笔忘字”现象,如今在年轻人的身上表现得愈来愈明显,被人戏称为“电脑失写症”。
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在技术上解决了汉字输入法的难题,其中汉语拼音输入法因其简单、易学成为盛行的输入方法。但是,这也导致了汉字的“拼音化”,忽略了汉字作为方块文字的特点。
不少专家对人们渐渐习惯使用拼音打字产生很多的担忧。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李国英说:“我们是方块文字,汉字的笔画系统跟构建的系统不是完全统一的,就是说分析一个字跟写一个字的过程并不一样。而拼音文字它是完全一致的,它是字母从前到后,从左到右线性排列,输入的时候也是按照线性的排列去输入,写的时候还是按照这样一个顺序。对汉字来讲,差别就比较大。如果这样人们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掌握字的数量会越来越小,汉字书写能力会降低,这也会影响到人们对汉字的识读、应用,综合的能力都会减低,那我觉得就会对文化产生影响了。”
国家语委主任赵沁平也曾指出,现在很多学生写字时只知道那个字的大概形状,但是具体怎么写就不会了,而用电脑这个字很快就能敲出来。长期使用电脑导致学生“提笔忘字”,这是很悲哀的事,与一个书法大国很不匹配。
谁来为他们写不好字负责
大学生写不好字,问题出在中小学教育上。
国外一些专家学者比喻说:每个汉字都是一个“集成电路”,端正的楷书,飘逸的行书,古雅的隶书……认识的汉字越多,联想就越丰富。正因为如此,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一些中小学课程中,都将“书法”列入必修课。
然而,记者了解到,现在中小学为提倡学生写好字而专门开设的写字课却鲜有见到。
“现在的中小学都热衷开双语班,家长也热衷于把孩子放到双语国际学校,在一个全民都热衷学习外语的时代,怎么写好自己的文字倒是被忽略了。”一位中学老师很无奈地说。
“在升学的压力下,孩子的学业负担重,要学的东西很多,老师、家长、学生恨不得把夜晚时间都用上,哪来这一节课的时间安排书法学习呢?而且现在教学评估体系下,老师和学生都不得不现实,不纳入到考试的内容就不教不学,花时间练字倒成了一件浪费时间的事。”一位语文老师感叹道。
一位生于1970年代的家长怀念起小时候练字的情景:
“印象最深刻的是,上小学时,每天下午第一节就是写字课,我们从家里带来毛笔、墨汁,老师在黑板上用粉笔画出一个汉字的书写笔画,向我们讲解如何起笔、运笔、顿笔、收笔,然后我们就安安静静练习起来。夏天的下午,只听到窗外树上知了的叫声,还有翻动宣纸的声响。那是我最能静心坐下来练字的一段时间。可惜,在我孩子的学校里,这样的写字课现在已经不见了。”
孩子写不好字,不仅仅是因为当下的教育对书法重视不够,很少有专门的时间给孩子们练字,一些书法老师还透露,中小学生的钢笔书法水平普遍不高,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师资匮乏、教材也不配套。
“现在学校的老师懂书法的实在是太少,能写一手漂亮的、规整的汉字的老师也不多。一所高等师范院校,几年才培养出十几位书法老师,毕业出来以后,需要这样老师的中小学校也不多。所以,钢笔、毛笔书法教学,总是处于没有人教的局面,大多数学生都是以自学自练为主。”
“而且,钢笔书法一直沿用楷书教材,实践证明,楷书教材不太适应低年级学生的学习。楷书笔画的两头要顿笔,直接影响了书写的速度,起伏的运笔增加了难度,再加上学生作业量大,使钢笔书法教学不但没有发挥更好的作用,反而成了学生学习的负担,这样既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也不利于书法教学的实施。”
记者奇怪地发现,虽然校园里的书法课缺位,但课外兴趣班的书法课却受不少学生青睐。颇有些中小学生在课余时间热衷上门拜书法家学艺,兴致浓厚。
“让孩子学习书法也是陶冶情操的一种方式。现在国学热、传统文化热兴起,书法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学好了书法也是学一点传统文化。”在一个兴趣班现场,一位家长告诉记者。
这种书法学习“校内冷,校外热”的现象说明,并非现在的孩子不喜欢书法,也并非写不好字,而是现有的教育机构没有在教学体系内培养起孩子们的书法兴趣爱好,也没有给予足够练习写字的时间。
与此同时,不少专家一直在呼吁,小学生学书法课应该恢复,到了大学再学书法已迟了。
毕竟,练字的传统不能断,一旦断了,恢复起来就更难了。
书写体现了一个
人的文化养成
2008年9月的一天,在上海大学一间可容纳180人的大教室里,硬是挤进了200多人,许多学生三人共享两座,甚至坐在后面台阶上。这是上海大学在新学期重新开设的“硬笔书法选修课”的现场,其“热度”超出了校方意料。
不少学生对开设这门课程感到很新鲜,慕名而来的大学生们各怀想法:
“从小到大一直忙于应付升学考试,很少有专门的时间来认真练字。上了大学有点空闲,想借这个机会下点功夫,让自己的字也漂亮起来。”
“现在有的单位招聘时,除了看电脑打出来的简历,有时还故意要让你写几个字。都说字如其人,你总不能写得像蟹爬,让人家觉得你做事也像蟹爬吧?”
“给女朋友写情书,总不能用电脑打印出来吧?还是亲手写有点味道。”
“有一次和学中文的外国朋友交流,人家写了几个汉字,我好汗呐!说实话,我写的不比他好多少呢。”
……
正如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所说:“汉字是中华民族的肌理骨干,可以说是整个汉文化构成的因子。造成中华文化核心的是汉字,而且成为中国精神文明的旗帜。”
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也说过,书写对一个人的文化养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文化注重规范,强调“礼”,写字的规范就是“礼”。由汉字衍生出的书法,对人的性格培养具有独到的作用。因此,写字应该是小学生的必修课。
许嘉璐认为,文字本身是中华文化的最重要载体,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由汉字发展出的书法,又形成了一种文化的形态。这种文化的形态是中国特有的。
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更是强调:讲中国文化史,不能忘记了中国的茶;学中国文化,就离不开中国书法。
一些专家们很焦虑地指出,在现代化、信息化的背景下,我国的书法教育淡化,全民写字水平下降,对文字的感知、欣赏能力也在下降,这对提高人才素质、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极为不利。
随着近年来对恢复书法教育、恢复书法课的呼声日涨,全国各地一些教育部门已经开始重视书法教育,纷纷开设写字课。
在今年上海市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期间,许多政协委员认为书法不仅是学好方块字的一种练习途径,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教育部已把京剧列入中小学课程,这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积极意义,而把书法课纳入中小学教学的意义可能更为重大。
据悉,上海教育部门将在2009年9月新学期开始之际,缩减现有语文阅读课时,新增书法课。在小学阶段的写字教学除在语文课上有专门安排外,隔周开设1节写字课。初中阶段,保证平均每周课内写字训练时间不少于0.5课时。
被誉为“中国硬笔书法第一人”的庞中华曾经说过,书写不仅是记录语言的工具,还能培养情趣、陶冶心灵。当写字不是仅仅作为一种追求功利目的的手段,而是在书写的笔触之下自然而然地飘逸出审美之时,这时,想到与无数的古人写的是同一个汉字,刹那间的贯通古今的情感,无意之中会增添作为中华文化传承人之一分子的骄傲。采写/本报记者 林 颖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