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老师袁腾飞:把"死去"的历史鲜活地带给学生——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历史老师袁腾飞:把"死去"的历史鲜活地带给学生
2009年09月04日 09:13 来源:文汇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一个留着平顶头的的普通中学历史教师,竟一下子成了全国风头正劲的“红人”——他在北京一所补习学校上历史课的视频被上传到互联网,点击量没过几个月就突破了千万,人们称他为“史上最牛历史老师”;此后他走上央视《百家讲坛》讲解《两宋风云》,收视率一度创出该节目新高——他就是现任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历史组教研员的袁腾飞。他的“粉丝”感叹:“如果当年我能碰上这样的历史老师就好了!”

  “幽你一默”成袁氏标志

  袁腾飞形容拿破仑是一个“很够爷们儿的人”;他以“蛤蟆吞恐龙”来比喻日本偷袭珍珠港;谈到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意大利军队,他说他们的最大作用就是为残酷的战争增添了一抹喜剧色彩;他告诉高三学生,有些知识点必须熟记到“被火车撞一下也忘不了”……正因为这一系列“段子”,他的学生总被引得哄堂大笑,历史课成了学生最期待上的课。

  在讲解二战期间日本偷袭珍珠港时,袁腾飞这样讲解:“他美国不想打仗,你德国日本在欧洲、亚洲打,关我美国什么事啊?但这回打到咱美国家门口了,被谁打的?被日本人打的!谁打都行,但不能被日本人打啊。比如,你要出门,一个5岁的孩子叭叽给了你一嘴巴,你有脸吗?一个5岁小孩冲过去给你一脚,你以后还怎么在这一带混啊?”学生不明白“类书”的概念,他会这样打比方,“清朝的《古今图书集成》是类书。什么叫类书啊?像今天的网站就是电子类书,我想查康熙帝,三个字Google一敲出来一大堆,所有跟康熙有关的事全有。他脚板底哪个大一圈,身高、三围多少,没准儿都能给搜出来”……

  在他的网络视频下方,发布着成百上千的网友留言和评论。在百度袁腾飞贴吧内,甚至有“发烧友”把他的网络讲课视频逐字记录下来,随后张贴到网上。

  成人化语言让学生却步

  无论是虚拟世界里的网民,还是现实课堂里的学生,所有人最被袁腾飞吸引的,是他把“死去”的历史“活生生”地带到学生面前。

  “历史教学看似容易,实则不然。”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石彦伦说,“如果把历史课仅仅看成是讲古人之事,对学生要求仅仅是熟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倒也容易。但这样的课正是应试教育的老套,难免枯燥,学生不会喜欢。”有教育专家很不客气地指出,中学教育只有历史课,而没有历史。“长期以来,就是死记硬背年代和史实。”

  “‘吏治腐败’、‘军备废弛’、‘民不聊生’……中学历史课本中过于成人化的语言表述,往往让学生望而却步。”袁腾飞告诉记者,即使是初中历史教材,也时常会出现不少抽象而艰深的词语。学生在考试时也许能凭记忆填对,但可能到头来都不知道所填内容的真实涵义;与此同时,时间、地点、人物、基本史实、所具有的意义等要素,也把历史课整成了死记硬背的机械式灌输……“我希冀用自己的方式,为‘高深’教材做‘白话注解’。”袁腾飞说,他平时研究最多的不是教辅,而是大量的历史文本。

  在上“美国独立战争”一节时,按照基本教材,老师无非会告诉学生华盛顿所率领的反抗殖民统治的战士们进行了不怕牺牲、艰苦卓绝的战斗。袁腾飞却用自己的语言“作注”:“他们装备极差,往往是8个战士用1枝步枪。冬季,华盛顿的军队行军很容易被发现,因为在他们走过的地上会留下一条血路。你们知道为什么?对,因为许多战士赤脚行军。”袁腾飞说,他讲的观点和史实均有资料可查,“我就是想把我知道的,更好地让学生知道”。

  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对于袁腾飞和他的历史讲授方式,很多网民在网上留言道:“太羡慕那些听课的学生了。真希望中国的教育能改变,现在的模式太古板了,真的很乏味。”“当年我们历史老师就是照本宣科念,还要划波浪线!”……

  其实,袁腾飞之前在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任教时,就已经人气颇旺了。他的弟子们把历史课比作“科普讲座”,有的学生得知他教高三历史后,居然后悔自己选了理科。更有学子因为上了他的历史课,将并不热门的历史研究作为志向。

  “一个好老师,不必追求一堂课结束后,孩子究竟记住了些什么,而是孩子是否对你讲的东西产生了兴趣。”袁腾飞说,中学历史教师和大学老师不一样,不是研究历史,而是普及历史知识,这其中兴趣将起到很大作用。如果产生了兴趣与热情,学生就会在课后主动看书,如果他觉得老师讲得不够严肃或者偏颇,他就会自己翻阅严肃的历史,“这才是最好的良性互动”。(记者 王乐)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