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6月27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动手天文”教学组织(中国HOU)27日在北京、南京、广东东莞三地同时举行颁奖仪式,并通过网络远程互动,向参加第四期和第五期国际小行星搜寻活动(IASC)并取得佳绩的77名中国师生,颁发IASC国际主办方美国宇航局(NASA)寄来的获奖证书和奖牌。
中国HOU负责人、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图书馆馆长郭红锋介绍说,2009年12月11日至2010年1月22日,2010年3月22日至5月7日,77名中国学生加入了NASA等组织发起、有几十个国家、上百所学校参加的第四期和第五期国际小行星搜寻活动。这两期活动中国学生共获得主带小行星发现6次,近地天体证认5次,近地天体观测200多次。
中国自2008年开始参加国际小行星搜寻活动,第一期2008年2月1日至3月14日,第二期3月17日至4月30日,两期共9个学校30位师生参加,取得1个主带小行星发现,1个虚拟撞击体观测,4个近地天体证认结果;第三期2008年12月5日至2009年1月22日,有14个学校参加,发现主带小行星1颗,证认了近地天体4颗,获得虚拟撞击体观测结果4次。
郭红锋称,中国学生参与国际小行星搜寻活动虽然较晚,但每次都有发现,在活动中取得的突出成果备受国际瞩目。IASC还对中方的组织工作非常满意,因此迫切希望中国扩大参与国际小行星搜寻活动的规模,至少在现有基础上扩大10倍,即希望每期IASC中国有100个学校1000名学生参与其中,并尝试使用中国的望远镜加入观测,从而为国际小行星搜寻活动做出更大贡献。
IASC活动开始于2006年,是一个基于国际互联网的动手搜寻近地移动天体的计划,它每期耗时约6周,约每两个月举办一期。IASC活动发动全球范围的中学生和大学生参加,旨在搜寻、监测、确认和排除近地移动天体对地球的危险性。国际组织为活动提供望远镜和专家队伍,为学生提供数据和软件工具,指导学生对观测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写成报告提交国际小行星中心确认。(完)
参与互动(0) | 【编辑:齐彬】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