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比赛 8岁女孩现场“纠正”评委读音——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经典诵读比赛 8岁女孩现场“纠正”评委读音
2009年12月22日 10:55 来源:华龙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来自巫山大昌小学的一号选手蔡代岱在半决赛中深情地朗诵《红梅赞》  记者 石涛 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24名中小学生入围经典诵读决赛——

  时报讯(记者 高敏) 昨日,由市委宣传部、市教委、市语委联合举办的全市中小学生经典诵读半决赛,在渝中区人和街小学举行。来自全市各区县的40名中小学生参加了比赛。

  最小选手只有8岁

  来自巫山大昌小学的蔡代岱第一个出场,她8岁,是小学组里最小的选手。由于是第一个出场,蔡代岱有些紧张,在深情朗诵了《红梅赞》时,大家发现这个小女孩虽然正在换门牙,吐词有一点“关不住风”,但同样把江姐的精神传递出来,很有感染力。

  根据比赛的程序,在展示了自背诗文后,还需要接受评委的随机抽背,评委说上句,选手需要接下去,直到评委示意停止。评委们的随机抽背没有难倒这位小女孩。 

  接着,评委选了一首《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小女孩愣了一下,下面的参赛选手听了有些疑惑,因为评委在念“纶”时,读的是guan,一声。小女孩马上反应过来,再重复一遍,“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她把“纶”念成的是lun,二声。

  最后,评委老师不得不佩服小女孩,还特地问她今年几岁,上几年级,蔡代岱一一作答。

  与评委有了不同的读音,这让台下的观众很担心会影响到成绩。对此,评委重庆师范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王于飞说,“纶”有两个读音:lun和guan(如“羽扇纶巾”),可能是学习的教材版本不同,所以才会出现不同读音,这不影响评分。

  市语委相关人士表示,很欣赏蔡代岱随机应变、坚持自己的精神。但这次比赛主要是为了了解在中小学生中开展经典诵读时,提振精气神的效果,同学们对其中励志精神的理解。在经典诵读时,确实会碰到一些读音上的出入,评委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当然,评委错读,也是在考察选手的范围,学生应读正确的读音。

  决赛将于本月26日举行

  今年8月,我市启动全市中小学生经典诵读评比活动。自活动启动以来,吸引了全市2500多所中小学、近2.2万名中小学生参与其中。经过层层选拔,来自全市的44名小学生、31名中学生参加了本月18日举行的预赛,25名小学生、15名中学生进入昨日的半决赛。

  昨天的半决赛最后决出了包括蔡代岱在内的12名小学生和12名中学生入围最后的决赛。预计全市中小学生经典诵读决赛将于本月26日举行,最后将决出中小学生经典诵读之星各10名。

  相关知识》

  “斜”应读xie 不读xia

  《现代汉语词典》里,“纶”如果读lun,二声,意思是青丝袋子、钓鱼用的丝线、某些合成纤维;如果读guan,一声,意思是配有青丝带的头巾。

  “远上寒山石径斜”中,“斜”,很多家长在小学的时候,学的读音是xia,二声,但《现代汉语词典》里,“斜”已经没有这个读音,所以应读xie,二声,但在朗读时,两个读音都不算错。

  “将进酒”中,“将”念jiang,不规范,应念qiang,一声。

  “高处不胜寒”中,“胜”念sheng,一声。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中,“华”是通假字,通“花”,读hua,一声,但在朗读中念hua,二声,也不算错。

  “胡骑鸣啾啾”中,“骑”应念ji,四声。

  可汗、成吉思汗中,“汗”应念han,二声,而不能念四声。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