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 王妍妍 本报记者 雷宇
“那个时候,做学术报告都有糖吃!”这是许多钱学森的学生的“甜蜜”回忆。在那个物质及其匮乏的年代,钱学森总是自己掏钱买糖或水果,分给所里的同事们。
今天上午9点,中科院力学所全所新老同事坐在一起,缅怀追思首任所长钱学森。
“他带着那样一种心情回到祖国来,和年轻人一起工作。即便是政治环境不理想,但我们所里的气氛总很融洽,很活跃、很民主。”前副所长王柏懿回忆道。
力学所前书记肖林奎曾是钱学森所带的第二届学生。忆起钱老,肖林奎印象中最深刻的是他对于人才培养所付出的努力。
“钱老回国时,百废待兴,人才奇缺。为了尽快培养起人才梯队,他一回国就联合清华开办了力学研究班,这个班走出来的学生,后来成了我国力学研究的中流砥柱。”提起这些,肖林奎仍唏嘘不已,感叹钱老关于人才培养的一系列举措的前瞻性和全局眼光。
钱学森“不拘一格降人才”,很多学者都是他亲自请来的。其中除了力学方面的外,还有机械、电子领域的学者等等,因为“钱老说过,如果只有力学方面的人才,写几篇论文还可以,但是要想干大的工程,为国家作重大的贡献,就不容易。”
1958 年,钱学森提出建立一个“星际航行学院”,上报中科院。时任中科院院长郭沫若召开院务会议商讨此事,引起与会人员共鸣,一致认为“太需要”了,而且不只是力学所,整个中科院都急需这样一个人才培养的基地,应该要建一个集综合性、前沿性、尖端性于一身的“理实交融”的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就此横空出世。
囿于当时的条件,学校采取“全院办学,所系结合”的方式,钱学森也带头讲课,他的课让很多学生印象深刻。
50年过去了,肖林奎依然记得钱老师的课是在每个礼拜一的上午。钱学森上课时声音洪亮、逻辑清晰、深入浅出、肢体语言丰富,而且理论功底深厚,“直到现在,我国的航天工作也没有超过他当年课上所描述的框架。”
那本根据上课内容整理出版的《星际航行概论》,肖林奎到现在还保存着。
虽然进入中科大的学生已经是当时拔尖的人才,可是钱学森教学要求严格,觉得他们的数学底子不太扎实。为了以后的发展,钱学森将这届学生的毕业时间推迟了半年,专门学数学。
“后来这届学生的数学都特别好。”肖林奎说。
除了高端人才,搞研究需要一批辅助人员。意识到这个情况,钱学森提出要充实研究队伍中的中层力量,并因此成立了中科院力学研究所科学技术学校,一年后被中科院直接接手过去。科技学校培养出的学生理论不是十分出色,但是实践能力超强,他们成为所里实验研究的重要辅助者。
这批学生后来成为力学所非常重要的辅助实验人员,有些甚至成为高级实验师。“他们所承担的工作是不可缺少的,甚至是我们都难以胜任的,从这样一个实例看,钱所长对教育的贡献在宣传中是需要补上的。”
“不像现在,一来一堆博士,从工人到最高级的什么活都干,太可惜了。”肖林奎感慨。
让人感动的还有那些关于钱学森的“小故事”。
力学所肇建,各地选派、分配的30多个年轻人没地方住,临时安置在一个无桌无凳、只有上下铺的铁皮大车库里。钱学森看到后便找来后勤,严令“三天之内,全给我搬到楼里去!”
所里的年轻人缺乏体育锻炼,每天下午4点以后,钱学森把他们赶到了篮球场。
一次元旦联欢会上,夫人蒋英在击鼓传花中被罚演一个节目,钱学森在夫人表演完后带头鼓掌,喊着“再来一个!”
……
本报北京11月2日电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