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请别费心“公关”记者——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大学生,请别费心“公关”记者
2009年07月23日 09:16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开展暑期实践 先要端正思想

  “如果能帮忙登报,我们会拿些钱给您意思一下”——福州某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一名大三学生给《海峡都市报》记者打电话时如此许诺。这位同学说,他们将到平潭岛进行暑期社会实践,希望记者能进行报道。

  此前,《中国青年报》记者也接到类似的电话。厦门某大学的一名学生来电问,他们到闽西农村进行社会调研,能否在《中国青年报》上进行全程报道。见记者没有答应,这名同学居然说:“我们有活动经费,您看需要多少版面费?”

  进入暑期以来,记者几乎每天都能收到有关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稿件,仅福建某大学各院系的来稿就有将近10篇。一位同学给记者发来电子邮件说,这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他们本着情系海西、服务基层的宗旨,到福建省最偏远的山区为当地的村民、小学生进行大面积的宣传活动,“为将此次服务活动宣传开来,让更多的人一起加入到建设海西中,特将本次活动的经过以稿件的形式寄给贵报社,竭诚希望能得到您们的报道!”

  据一位暑期留校编辑社会实践活动信息的学生记者透露,反馈回来的信息大都了无新意,和往年没啥两样,个别来稿甚至连年份都“忘记修改”了。各院系之所以热衷于向校外媒体投稿,是因为学校有对外宣传的评比,而他的一项工作就是统计本校社会实践活动被各媒体报道的情况。他说,如果想获得优秀组织、优秀社团之类的奖励,媒体的报道是不可或缺的条件。

  此间舆论认为,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应该关心活动成效,而不是专注于宣传效应。对于大学生热衷于媒体公关的现象,教育部门应进行正面引导,使学生沉下心去,在服务基层的过程中真正得到锻炼和提升。本报记者 陈强

【编辑:侯冬华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