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拥有图书不足5本 农村少儿读物贫乏——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人均拥有图书不足5本 农村少儿读物贫乏
2009年07月02日 10:51 来源:湖北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我想看书,可我家买不起!”

  “为什么老师不能少布置点作业,让我们多看书呢?”“学校什么时候才能建个图书馆?看书应该不收钱吧?”6月23日,在武汉市少儿图书馆,工作人员正统计该市少年儿童阅读调查结果。每每读到类似上文中的稚语,大家都唏嘘不已。

  这批调查问卷来自武汉市江夏、新洲、蔡甸、东西湖等远城区的10余所中小学。今年5月,为配合2009年全国少年儿童阅读调查活动,武汉市少儿图书馆向所有城区下发了问卷,远城区最先交卷。粗略看过千余份答卷后,对其中反映出的农村少儿阅读现状,武汉市少儿图书馆负责人用两个词概括:心酸,心忧。

  人均持书量:不足5本

  问卷中有一个选择题:“你有几本书?”远城区的孩子们大多勾选了“5至10本”答案栏,但少儿图书馆工作人员认为,这个答案“水分”太多。该馆辅导活动培训部主任彭艳判断,武汉市远城区少儿人均拥有的有效(适龄适时、非工具书、有可读性)图书量不足5本。

  彭艳告诉记者,近年来该馆常组织城乡“图书漂流”活动,进行城乡少儿图书交流。每次“漂流”过后,从远城区“漂”来的书均是一些老旧、过时的读物,很多时候,上百本书里找不出一本有效书籍。

  问卷中有这样一道题——列出你最喜欢的3本国内读物和3本国外读物。在新洲某小学大部分学生的答卷上,整齐划一地填着:《西游记》、《水浒转》、《三国演义》、《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

  从稚嫩的字迹上看,这些孩子都是低年级学生,如果说童话书是他们的最爱尚可让人接受,那么大部头名著登上榜首就有些勉强了。整齐划一的答案,让工作人员猜想,有些问题会不会是在老师的启发下作答的呢?

  图书室有名无实

  家里没书,孩子们只得寄希望于学校,但许多学校都没能满足孩子们看书的愿望。在远城区不少小学,学校用于购置图书的经费少得可怜。彭艳曾参加过数次中、小学图书室的达标评定工作,不少学校图书室都用教辅、教参书籍充数,儿童读物数量极少,且至少是10年前的书,早已不适应现在的孩子阅读。

  另一方面,学校不够重视也是导致校园图书室缺位的原因。近几年,武汉市出资设立流动图书车,每季度都为远城区中、小学送一次书,每校每年可更换8000册图书。武汉市图书馆和少儿图书馆在送书时都发现,在一些学校,上季度送去的书连包都没拆开,随意堆在办公室的某个角落。学校领导称,图书室是有的,但教学任务太重,没时间管这些。

  在“你对学校有什么建议”问题栏,超过8成的孩子写着:“希望学校开个图书馆。”“希望学校图书馆多进点我们喜欢的书。”“希望图书馆每天中午都开放。”“希望图书管理员不要一到时间就赶我们走。”

  课外读物:不太“靠谱”

  在东西湖区上交的问卷中,有些学生列出的书名让记者摸不着头脑——《镜·破军》、《214度恶龙王子》、《她和他和他和他》、《僵尸少爷》、《白色相搏》、《明日的与一》……上网搜索后方得知,这些是目前十分热门的网络小说或日本动漫小说,内容以科幻、武侠、爱情为主,有些还存在色情、暴力的内容。

  “这些书太不‘靠谱’了。”彭艳提起这类书就来气,她告诉记者,这些小说过分成人化,书中充斥的对爱情和对金钱的崇拜内容,会过早植入没有是非分辨能力的孩子脑中,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对中、小学生来说,内容健康、活泼的书籍是最佳选择,但这类书价格却不太“靠谱”。纵观书市,少儿读物装帧越来越精美,厚度越来越小,价格却越来越高,不少城市家庭尚且无法承受过高的书价,农村孩子对这类书更是可望而不可及。对此,家长们质疑:“为什么不能多出版些‘平民化’图书?”(记者 文慧 通讯员 汪纪文)

【编辑:侯冬华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