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古诗体高考作文引热议 有网友一字一句批注——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湖北古诗体高考作文引热议 有网友一字一句批注
2009年06月25日 10:32 来源:荆楚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三千多家网站转载,数十家媒体跟进

  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 (记者李樵)“最牛满分作文”——《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经本报23日报道后,在全国引发强烈反响,截至昨晚,已有三千五百多家网站转载,数十家媒体跟进报道,网上热议如潮。

  两天来,已有中央电视台、《北京青年报》、《南方日报》、辽宁卫视等数十家媒体转载此文。网络上传播的速度更为惊人,全文刊载这篇作文的网站已经有三千五百多家,仅新浪博客就有和这篇文章有关的博客文章一千五百多篇,有全文转载的,有高度褒扬的,有一字一句批注的,有仿韵重做的,有指瑕和挑错的。网友评论更是不计其数。

  一如当年著名古白话作文《赤兔之死》引发的争议浪潮,围绕着《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的议论也是褒贬不一。

  网友热议--赞

  高考考的应该是学生平时所练就的真实水平,至于临场和即兴发挥还只是其次。该考生即使是把以前的作文在高考时默写一遍,也代表了他真实的语文水平。这对以后的考生也是一个很好的启发,平时只要多读书、多写作,胸中有墨水,在考场上就能应对自如,有时以前写过的作品和文章只要稍加修改就能用上。 ——搜狐网友

  能为此文,非功力深者不能为之,非悍勇者不能为之。其大异于群,焉有不引人注意之理?况阅卷者目无异文,此文一出,必大悦!

  ——新浪西安网友

  只有成竹胸,才可一蹴就。十年冷板凳,今朝显奇才。家中有此子,父母宽慰怀。

  ——搜狐网友

  虽多处模仿,仍见国学基础扎实,年少如此,可慰人心。

  ——搜狐四川省成都市网友

  十几岁的孩子,能有这样的文笔和抱负,真是不错。可见这孩子读书不少,而且有很深的古文功底,这样的人才应破格录取。

  ——新浪河北保定网友

  两个半小时能写出如此文章?没几个人会信

  ——大楚网网友

  网友热议--弹

  古文作为大学专业,让少数有志者去研究足矣。中学生乃至小学生学那么多古文,完全是浪费青春,还不如学点常识、技能。高中语文教育应压缩古文比例。

  ——新浪陕西网友

  此文之出,后人必仿之甚,期有所获。古人之文,大有可观,然仿古之文,吾未见佳可胜古者,岂文之不华,词之不精乎?非也,乃其路之窘所致。路窘则思少,思少则理昏,理昏则无可名矣!其后为文者,切不可妄为,以致得其反焉!

  ——新浪西安网友

  会不会是2008年写的?通观全文,确实存有生硬不通之处。

  ——搜狐网友

  文章贵在思想,贵在与读者情感上的共鸣。这篇作文显示了作者很好的语言功底,但缺少个性深度的思想,缺少震撼力。若论功底的话,完全值得高分,而且只是高中生,不能要求太高。但我不同意语言功底之外其他的东西,如果我阅高考作文,文字朴实,甚至稚嫩,但有真情实感,能打动人,我觉得也应得高分,并且更应提倡。追求文藻与华丽的形式只是我上学时作文章的追求,随着年龄增长,更意识到很多事情简单朴实则更接近于本质。当然文字的功底是让自己的想法更好的呈现,但形式应为内容服务。 ——搜狐网友

  律诗最忌“三平调”,而此诗尤多:“无君颜、西秋狝、红旗间、传英名、如从前、愁容颜”。

  ——新浪村夫博客

【编辑:侯冬华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