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的周斌教授带领其课题组历时两年,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进行追踪研究后发现,书法这一传统艺术能促进儿童心理健康。
为了研究书法对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影响,课题组在上海市某小学选取3个三年级班级作为实验班,对148名儿童统一开展书法艺术课程。同时在该学校同一年级中选取一个平行班,不开设书法课程,作为研究的对照。
通过采用儿童14种人格问卷(CPQ)对儿童个性进行测量,课题组发现,两年的书法训练中,儿童个性发生了较大的改变。随着时间推移,实验班的儿童不再像以往那样兴奋了。在满分 10分的维度下,他们在兴奋性特质上的得分只有5.25,而对照班学生的得分却高达7.25。开设书法课程之前,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儿童在“自律性”上得分相仿,但练习书法之后,实验班儿童得分明显提高了,他们表现得更加安定、冷静,性情也变得相对温和、顺从。
为什么书法练习会对儿童个性的发展产生影响呢?周斌认为,这与书法练习过程中儿童的心态有关。“书法创作有虚静态和炽情态两种心态,前者需要儿童聚精会神,这对提高儿童情绪的稳定性,培养温和、顺从的性情有极大的影响。与此相对,炽情创作是激情奔放、欲罢不能的心态,这对提高儿童思维的开阔性有重要的作用。”
此外,为研究书法对儿童情绪的影响,周斌和他的课题组随机抽取3个四年级班级作为实验班,给儿童开展书法艺术课程。
在两年的追踪过程中,课题组发现,书法练习对儿童了解和管理自身情绪、识别他人情绪三个维度的发展有积极促进作用。虽然儿童经营人际关系、了解自身的情绪等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动提高,但在控制自身情绪方面却没有什么变化。较之于对照班,实验班练习书法的124名儿童更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体会他人的情感。这说明书法练习对儿童的情绪、智力产生了影响,周斌博士推断,儿童在练习活动中对自身情绪的元认知促进了情绪智力的发展。
周斌说,出现这种结果可能是由于儿童在书写过程中需要留意每一个书写动作,在此过程中,儿童呼吸、心跳、血压等生理上的变化随之产生,通过调神调息等一系列过程,儿童会体验到一种轻松的感觉,这有助于他们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越来越依赖计算机,有人甚至认为“练一手好字”不如“打一手快字”。在键盘取代传统纸笔几成趋势的背景下,儿童还需要传统的书法练习吗?对此,周斌强调,“作为音、形、义统一体的汉字,积淀着华夏先民在天文、地理、自然、社会诸方面的哲理观念,是我们民族文化的象征,民族精神传承的载体,汉字书法教育对儿童的影响是其他课业不可替代的。”
但是,书法教育不能简单等同于书写的技能教学,周斌认为,书法教育应包涵欣赏和书写实践两个方面。一些家长把学习书法作为一种技能来看待,希望孩子能够学得一技之长、在比赛中获奖,但忽视了书法的文化内涵,“书法竞技有其积极意义,它可以带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也可以调动家长的热情,但如果过分追名逐利,会造成重形式、忽略内涵的不良取向。我曾在书法培训班中做过调查,结果发现,不少学生一个学期甚至几年都写同一首唐诗,这首唐诗成为他们参加比赛的唯一‘作品’,而其他字则不会写,这样的书法教学对儿童发展是没有好处的。”刘余勤 陈玲 本报记者 周凯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