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式关怀:高三考生的不能承受之重——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家族式关怀:高三考生的不能承受之重
2009年06月09日 09:52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电视机声音调到最小甚至静音,走路小心翼翼生怕发出一点声响,给孩子送夜宵还要在门口顿足、小声询问是否能进去,家里一切娱乐活动全部取消……

  高考临头,乌鲁木齐高三学生黄诺“一想到还有那么多题不会做,就开始莫名地急躁起来”,家里也变得越来越静,父母做的事有一点不如他意,黄诺就大发脾气,在最后冲刺阶段,黄诺和父母之间的“常态战争”变得越来越白热化。

  一份针对高三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89.2%的学生家庭生活因高考而改变,有74.4%的学生学习压力主要来自家庭;有74.4%的学生因此而烦躁、忧虑、易怒。

  调查数据同时显示,在压力面前,“你每天和父母怎样交流”一题中,有71.9%的人不愿和父母交流,或者每天只说几句和学习无关的话,只有28.1%的学生每天愿与父母沟通交流。

  近日,新疆都市消费晨报联合乌鲁木齐市八中、九中、三十一中3所高中,就高三学生的学习、生活、压力、人际关系等方面作了调查问卷,以期让更多家长、老师了解高三学生的内心世界。

  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高三年级组主任吕民已经当了16年高中班主任,他说,孩子的压力主要来自家庭的现象确实非常普遍。由于现在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与之亲近的家人至少有6个(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家人会经常询问诸如“模考成绩如何”、“准备报什么学校”等问题。这种家族式、聚光灯式的关怀是容易让学生产生压力的源头之一。另外,许多家长对孩子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并习惯性地为学生包办、提前铺路,孩子会因害怕难以承受过高期望而产生压力。

  吕民说,也有部分孩子因为在这个关键时期的过分敏感,常误解家长真正的用意,这也是他们产生压力的原因之一。

  调查数据还显示,在学习中因压力过大或遇到烦心事需要找人倾诉时,231人中仅有5人会选择找老师聊天倾诉,占总人数的2.1%。其余学生里,有127人选择跟好友倾诉,约占55%。

  同时,在选择缓解压力的方式上,有48.9%的学生选择“好好睡一觉”;有大约42%的学生选择找同学聊天、看杂志、看电视、上网等方式;选择参加体育锻炼的只占总数的9%。

  调查表的最后一个问题是让学生用一句话来总结目前的高三生活,95.2%的学生无一例外地用“忙碌、烦躁、疲惫、重复的生活”等显现焦虑心态的词语做结。

  半个月前,吕民所在的第八中学给每位学生家长递送了致家长的一封信,其中提到家长 “三不要”:不要给孩子定分数指标,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孩子身上,不要送孩子进考场;同时,家长“不能说五句话”:一、加油,爸妈等你成功回来;二、爸妈辛苦了大半辈子了,就等着这一天呢;三、你一定可以考好;四、拿自己的孩子和同学比较;五、没事,考不好明年再来。

  吕民主任说,父母和孩子之间需要互相包容,孩子多理解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情,同时父母也要为孩子营造轻松的氛围,双方包容做到了,潜在的沟通也就顺理成章了。

  乌鲁木齐市八中高三学生周铎告诉记者:“高考心态的变化就像流沙注入水瓶的过程,刚开始流沙在水中翻滚,正代表着20多天前冲刺时焦灼复杂的心态,而现在,流沙慢慢沉淀,我们的心态也渐渐趋于平和。”(王雪迎 徐婷婷 记者 刘冰)

【编辑:侯冬华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