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2日在京召开座谈会,邀请部分专家和学生代表,围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制定,结合如何解决目前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建言献策。这是本报继1月15日围绕《规划纲要》的制定第一次召开座谈会后,再次举行座谈会。
与会专家指出,国家制定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应该具备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对中长期内可能出现的教育问题及解决方案提出建设性意见,而不仅仅局限于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切实解决人民满意的教育应该怎么办的问题,制定出让人民满意的《规划纲要》。
别让大学“官气”太重
有人说,现在的大学“官气”太重,“潜规则”盛行,教育行政化现象比以前更严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说,这些现象与大学的管理模式过于单一有关。“大学应该是一个精神家园,它要引领社会进步,不能太过世俗化。” 李培根表示。
“要在社会、政府的监督下,让大学能够更加透明地去运行。”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林建华建议,比如建立类似理事会制度,请校外知名人士参与学校的重大决策;别把大学作为政府部门的延伸或者一般事业单位进行管理,应把大学作为一个特殊的法人实体来建设。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同时,根据我国国情建设现代大学管理体制。
浙江工业大学副校长宣勇认为,目前我们高等教育存在定位不明、目标雷同、特色不鲜明、盲目追求大而全的问题,出现了同质化竞争,高等教育的生态体系遭受了破坏。“规划纲要制定应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考虑到不同地区的分布,构建一个科学的、多样的、金字塔型的高教体系。”
“高校管理者要职业化。”宣勇强调,高校需培育自身的主体性:第一,办学者使命的自觉。大学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第二,组织的自觉。要有优化的内部治理结构;第三,质量的自觉。不能用同一个标准来衡定全国不同区域、不同高校的教学质量;第四,文化的自觉。目前中国知识分子最缺乏心灵的自由,这源于很多现实因素,如学术评价体系、薪酬体系等,不能让我们的学者宁静地、有涵养地做学术。
要给高校办学“松绑”
如何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对高校的长远发展非常重要。“从法律上讲,现在高校的自主权其实并不小,但权利的界定很模糊,这使得大学的管理受到了包括行政部门等各方面的干预,还受到了社会环境的影响。”林建华说,不同类型学校的领导体制和办学模式应该有所不同。在制度上,要保障大学的学术独立和学术自由。同时,通过建立更具竞争性的机制,推动大学以更加清晰的战略定位、更加合理的运营机制满足国家和社会公众对教育的需求。
“24个字可保证高校的自主办学,即依法办学、党委领导、校长治校、教授治学、民主管理、自主发展。”国家督学、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陈玉琨表示。
“尊重了高校招生的自主权,我们就可以在创新教育方面做很多探索。”李培根表示,比如大学和某些重点中学联手做“试验田”,让优秀学生脱离应试教育的压力,注重能力的培养。大学招生时,这部分学生不需要参加高考。
给“择校热”降温,要靠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热”一直是百姓关注的话题。“‘择校热’归根结底是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造成的,主要体现在硬件设备、师资和教育质量不均衡3个方面。”北京市东城区教委主任蔡福全表示,为给“择校热”降温,就要打破优质资源为一校独有的樊篱。他介绍说,近年来东城区尝试“学区化管理”,将全区划分为5大学区,学区内的教育资源向学区内所有学生、教师、居民开放——学生可以共用各校的体育场馆、实验室、礼堂;优秀教师、特色教师可以跨校兼课、跨校教研……通过这些举措,学区内的各校实现了硬件、课程、人力资源的共享。去年,东城区又在8所学校间开展联盟试点,实现重点校对一般校“点对点”的引领。
蔡福全表示,“学区化管理”树立了“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大资源观,目前这一做法正在北京市推广。
教育家不会自动产生,要有意识地培养
陈玉琨说,建设创新型国家,教师队伍建设非常重要。空谈不行,要有一些具体的举措。教育家不会自动产生,要有意识地培养。《规划纲要》中可以提出一个“优秀教师或优秀校长的素质提升工程”,国家盯住一批人,通过一个阶段,帮助他们提升素质。
陈玉琨强调,高水平地普及农村九年义务教育,需要配置一批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目前政府在教育部6所直属师范院校实施免费师范生的政策,对吸引一批优秀的学生去西部、去农村当教师起了很大作用。但是,仅仅有6所师范大学是远远不够的,要解决西部农村的教育问题,还是要靠西部。因此,国家应该进一步加大对师范生的投入。每个省,至少是西部的省区市,在省级师范院校也推行免费师范生政策,这样效果更明显。
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博士研究生沈国章说,应该使老师始终能够获得相对优厚的待遇,把优秀的教师留在农村,让他们保持教书育人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记者袁新文、董洪亮、倪光辉、 赵婀娜、伍修琼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