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上南中学的高一学生小怡最近比较烦,汶川地震后的一幕幕让她时常会问自己:上海会不会地震,地震的时候怎样自救……为了思考这些问题,她上课走神、学习分心,觉得生命脆弱,无助感始终萦绕在心头。昨天下午,一堂别开生面的心理课上,心理老师让学生们来了一次角色扮演,设身处地领悟生命意义,解开心中的那个结。
“妈妈走了,带着无限的牵挂。孩子,你还那么小,在没有妈妈的一生里,你怎么长大。那个夜晚的雨水,有妈妈的泪珠……”看着这段诗,可能很多人都会潸然泪下,在许多孩子的心目中,汶川地震后出现的一幕幕生离死别深深地刺痛了他们的心。课堂上,几名学生谈了自己对汶川地震的看法,有的说“为什么灾难会降临在他们的身上,他们很无辜”,有的坦言“世事难料,不知道下一秒钟会发生什么事情”。那么怎样直面危机、学会应对呢?
昨天下午的心理课有近20名学生参加,整堂课上的闪光点出现在讨论环节。上南中学心理辅导中心教师孙晓青用了一种特别的方式,“假如你是汶川的灾民,你会以怎样的心态和方式面对今后的生活……”她把所有的同学分成三组,分别扮演“你变成孤儿”、“你受伤残疾”、“你身边的许多亲朋好友遇难了”三种身份。经过两分钟的讨论,学生们各抒己见,而其中的一些心灵火花着实让人感慨。
“如果我成为一名孤儿,可以说就像碰到天塌地陷,可是经历过一段痛苦的心理挣扎后,我会明白事实无法改变,要勇敢面对生活,好好活下去。”一名学生斩钉截铁地说。而另一名同学的发言更加感人:“如果我的好朋友遇难了,我会去帮助他的爸爸妈妈。因为他的爸爸妈妈失去了自己的孩子,我要代替我的朋友去关心爱护他们。”许多同学表态,只要不抛弃不放弃,灾难中和灾难后都会看到生命的奇迹,要珍惜生命,活得更好。也许有同学在抱怨考试如此频繁、压力如此沉重、老师如何不尽心、家长如何太唠叨的时候,请想想地震中那只紧紧攥着笔的遇难学生的手和那位死死护住讲台下四名学生的老师的胳膊。
孙晓青老师认为,灾难会在人的心理上造成危机。但是我们看到,经过灾难,多数人不仅能够战胜灾害,而且会变得坚强,孩子在灾难面前也能获得成长。(陈杰)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