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任何一个国家,文化的发展、繁荣都离不开青年一代对自身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不可否认的是,越来越多的所谓“时尚”的新观点、新理念正以难以想像的速度同化着我们周围的人群,而作为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年轻人,在举目皆有“洋文化”交流融合的社会大氛围中,他们的观念又在发生着怎样的变化呢?尤其是那些“象牙塔”内的莘莘学子又是如何看待传统的“土”与舶来的“洋”呢?
大学生认同的“传统道德”还有多少?
在我国文化体系中,传统道德,民俗节庆和文学典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为了准确分析当代大学生对以上内容的了解和认知程度,去年10月,位于辽宁省锦州市渤海大学商学院的陈佳琪等老师,组织商学院学生科研小组成员,发放千余份问卷,面向五所高校的大学生展开了系统调查。
在我国,尊老爱幼是传统道德的重要内容,传统儒家思想更是通过将长幼等级化来推行这一道德标准。此次调查结果显示,有68.4%的大学生在家庭内部认同“长幼有序”的道德标准,这也是大学生对传统道德标准认同最高的一个方面。
对于“在过去的学习历程中,总会有一位或几位老师对你的成长产生较大影响,你是否仍然与他们保持联系?”结果显示,有59.8%的同学选择了经常或者有时联系,而有40.2%的同学选择了很少或者从未联系。尽管“很少或从未联系老师”并不足以表示这些学生不尊师,但一定程度显示了大学生行为方式与传统道德标准的差异。
谦让一直是传统文化推崇的美德,孔融让梨、管鲍之交,已成为世代传颂的典范,但这一美德与当今崇尚竞争的社会风尚有冲突。调查设计了这样一个场景:“假如在毕业前你去应聘一个非常喜欢的职位,与你竞争的却是一个你最好的朋友,你会如何处理?”结果显示,有80.2%的大学生选择了公平竞争,仅有6.9%的大学生选择了主动放弃。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也是中国传统待人处事的重要标准之一。“假如你钱包中有20元假钞你会如何处理呢?”调查结果很有意思,51.2%的学生选择了交给银行或者自己留作纪念,剩下的学生选择了伺机花掉或者不好说。这一结果再次显示了传统道德标准与大学生的行为方式存在较大差异。
以上结果显示了大学生在处理家庭关系、师生关系、朋友关系和一般社会关系方面与传统道德标准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导致这一结果出现的原因可能很复杂,既有大学生对传统道德的疏远,也有相关教育不足的问题。但从中反映出的问题值得关注,有些传统道德标准可能已经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而且这些标准并未及时作出适应性改变,这集中体现在谦让与竞争的选择上。因此,如何调整或重新解释传统的道德标准以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将是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工作之一。
在任何一个国家,文化的发展、繁荣都离不开青年一代对自身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不可否认的是,越来越多的所谓“时尚”的新观点、新理念正以难以想像的速度同化着我们周围的人群,而作为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年轻人,在举目皆有“洋文化”交流融合的社会大氛围中,他们的观念又在发生着怎样的变化呢?尤其是那些“象牙塔”内的莘莘学子又是如何看待传统的“土”与舶来的“洋”呢?
“洋节”何以占据“半壁江山”?
“中国传统七夕节与西方的情人节你更看重哪一个?”结果显示,选择一样重要的占31.1%,选择七夕节重要的占21.5%,选择情人节重要的占23.5%,其余为都不重要。西方的情人节传入我国不过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但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可与具有相同内涵的传统节日“平起平坐”,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
情人节比七夕节“略胜一筹”是否仅是个案呢?另外一道问题是,让大学生们在除春节以外的传统节日与西方节日中选择最重要的一个。调查结果显示:选择圣诞节一类西方节日的占47%,而选择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占45.6%。
随着国际间文化交流的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西方节日传入中国,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青睐。西方节日可以在短时间内在国内占据“半壁江山”,是有其内在原因的,传统节日内涵的缺失是其中之一。
每个传统节日本来都有其特定的内涵,如端午思贤臣屈原,七夕节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等。但是现在看来,这些节日的时代局限性逐步显现,原有的纪念内容与现实生活相去甚远,已很难获得人们的认同感。
另外,传统节日所能表达的情感比较模糊,而西方节日在情感表达上却更清晰、更直接。比如孝是中国的传统美德,但含蓄的中国人不会每天对父母说“我爱你们”,父亲节、母亲节的传入使内敛的中国人的感情得到了直接的表达,这恰恰填补了中国传统节日上的空白。因此,如何丰富传统节日的内涵,使之与当今社会生活联系更紧密,是提高传统节日的认同度的重要工作。
传统经典作品为何难进“象牙塔”?
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绝大部分是记录在经典的文史作品中的,但大学生对于这些经典作品却并不很热衷。比如,对于中国的四大名著,读过四本原著的大学生占23.5%,读过三本的占21.5%,读过两本的占27.2%,读过一本的占13%。
“举杯邀明月”是一句流传很广的诗句,但大学生对此却并不如人们想像的那么熟悉。问卷中要求补全下句,可答案却是千奇百怪,如“低头思故乡”、“把酒问青天”等等,完全答对的学生只有48.8%。
大学生对中国历史的掌握同样不乐观。“在〈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几本史书中,你比较了解其中几本的内容?”选择全不了解的约占23%,选择只了解一本的占20.1%,全都了解的仅占3.9%。
大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冷落不应只归因于大学生本身,更应该归因于社会因素。由于一般很难直接创造经济价值,与一些应用性强的知识相比,传统文化知识看上去似乎并不“实用”,因此也容易被冷落。另外,社会知识体系越来越多元化,大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因此只能在传统文化的学习上分配有限的时间与精力。 (记者 曹霁阳、王莹)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