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末,国内教育界的目光前所未有地聚焦到了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回归公益化已成共识,关键是如何在中国现有国情下,实现最有效的政府主导。对于学前教育领域,政府主导是否就意味着政府直接办园?
“政府主导”绝非“大干快上”建园
“看上去,学前教育的春天似乎要到来了,但是真正到来还得假以时日,我们之前的欠账太多了。”在12月9日举行的首届流动儿童学前教育论坛上,北京师范大学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研究中心教授张燕表示。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也告诉本报记者,政府主导说起来容易,真正实现是非常难的。“政府主导绝非是大干快上地建园,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拆东补西式的低水平模式十分弱。所以,没有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是不可能根本改变学前教育困境的。”
学前教育的欠账在今年通过一系列触目惊心的社会事件集中暴露出来。2010年夏,北京昌平区一家幼儿园的排队现场,一位为孙女排队的老太太已经排了9天8夜,昏厥在排队现场。此事惊动国务院。似乎一夜之间,被长期掩盖或忽视的学前教育问题浮出水面。
“问题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这背后是学前教育多年不被重视,甚至从未有过系统规划的事实。”做了几十年教育研究的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高峡说,“这个问题是多年积累后的集中爆发。”
但在杨东平看来,政府不可能包揽学前教育,寄希望于把学前教育纳入“免费义务教育”范畴并不现实,而且,这次《规划纲要》中也没有将其纳入义务教育领域。
综合未来十年幼儿人口发展数量,以及一般的建园标准,高峡算了一笔账:如果满足所有幼儿入园,政府每年必须投入190多亿元,而现在国家只规定投入102亿元。因此,她认为倡导多元、扶持民办,是保障更多孩子享受基本学前教育的唯一途径。“况且,无数教训告诉我们,很多事情不是政府拿钱一补了之的,关键是怎么投钱。美国的学前教育投入是给低收入群体,让中产阶级选择民办园,而国内以往的锦上添花式投入,则只能使一些条件差的幼儿园永远得不到经费。只有多条腿走路,才可以满足不同的教育需求。”
质量和机会对孩子同等重要
对于学前教育来说,一直存在着农村儿童学前教育短缺,城市户籍儿童学前教育“入优质园难”,城市流动儿童学前教育“无园可入”的三元问题。
“因地制宜,降低门槛,从实际出发解决问题非常重要。”杨东平说,农民工进城后的一个基本需求就是有个地方帮助看护孩子,自己可以放心出门打工。政府满足不了这个需求,又限制简易园的存在,必然会有“黑园”乘虚而入。
高峡也指出,农村乡镇地区发展幼儿园存在一定误区,“不要想着中心园能解决一切问题。目前很多中心园都号称办成示范园,有点像义务教育的示范校,实际上等同于重点园。这样,不仅不会起到对农村孩子普惠的作用,相反可能会使供求矛盾更加突出。”
而在西部阳光基金会组织的农村幼儿教育探索-公益组织案例分享会上,记者发现,不仅政府开始投入乡镇中心园建设,大量公益组织也开始开展在农村建幼儿园的事业。但张燕认为破解“入园难”切勿只重量。
“还是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张燕强调,“农村儿童有自身特点,现在城市化越来越钢筋水泥,跑到这里面,跟自然接触越来越远离了,农村恰恰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保留了纯朴乡土的民俗资源。我觉得这都是非常宝贵的财富,应该充分地加以认识和发掘,这样来建设农村幼儿教育。总之,目前中央政府重视学前教育是好事,是学前教育弥补欠账的好时机,但一定得遵循规律和科学,切勿搞‘运动式’的发展。”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冯晓霞则认为,孩子的学前教育不是先看管起来再说,没有质量的教育对儿童可能是起到相反的作用,质量和机会是同等重要的。
应改变直接办昂贵公办园思路
究竟怎样才能有效实现政府主导?杨东平认为,在利益多元化和需求多样化的市场环境中,大多数社会服务问题,都应当主要通过政府-市场-消费者合作的模式解决。在这个过程中,最需要学习的是政府,政府应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念,在强化公共服务职能的同时,改善公共产品的提供方式,构建政府和市场、社会共同参与的新型的治理方式。
记者在地方政府创新奖评选活动中了解到,近年来一些地方已经做出了行之有效的探索和实践。上海市把学前教育纳入公共服务体系,政府不断加大财政投入,确保公建配套幼儿园建设,要求郊区根据常住人口(而不是户籍人口)数量配置教育资源,并预测常住人口未来增长情况,重新修订教育资源配置规划,新建公办学校。
在公办幼儿园不足的社区,由政府根据成本向附近的民办幼儿园购买服务,居民按公办缴费,成本差额由政府出资补贴。2009年,上海公办园在园幼儿数占全部幼儿数的79.1%,已基本满足了本市户籍子女入园需求。
更值得注意的是,面对大量农民工子女的学前教育需求,上海市提出“推进农民工子女学前教育和看护需求全覆盖”的目标,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将农民工子女的“看护点”合法化并纳入管理和服务,以满足流动儿童有人看管的基本需求。
“学前教育制度创新的关键,是如何认识‘政府主导’。”杨东平认为,除了政府加大经费投入,举办更多的公办园之外,“政府主导”的具体实现方式其实是非常多样的,主要是充分运用多种政策工具和调控手段,应改变直接举办昂贵的公办园的思路,通过补贴或补助经济困难儿童的方式资助社会力量举办的幼儿园,促进民办幼儿园的发展。“这样的做法不仅经济效益更高,而且受惠面更大,能够更有效地体现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价值。” (记者 车辉)
参与互动(0) | 【编辑:张尚初】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