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2月15日电 教育部网站今日发表了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杨乐的文章《关于提高大学本科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一点看法》。文章指出,大学本科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关键阶段,尤其是大学一、二年级的基础课程,大学不应该片面强调教师的研究工作,而轻视本科教学。
文章指出,近年来,学术界与社会上都十分关注高等教育的质量与高层次人才的培养,钱学森教授关于为何未能培养出大师级人才的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热烈讨论,正是这种关注的集中体现。
文章指出,在小学和中学阶段,基本上是“应试教育”,同学学习负担沉重,没有很好地启发同学的思维与培养同学对科学的浓厚兴趣等等,固然都对后来人才的培养形成了不利的因素,当前高等教育的情况与人才培养模式,则有着更大的和直接的影响。
文章强调,大学本科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关键阶段,尤其是大学一、二年级的基础课程,更是十分重要。几乎每一位专家、学者都有这样的体验:大学一、二年级打下的基础和受到的训练,对以后的学习与研究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文章强调,大学阶段的学习与中学有着根本的区别:中学每门课程都有教科书,老师基本上都按教科书讲;大学的课程很多没有教科书,老师可能参照若干本参考书按自己确定的内容讲解。中学一堂课教的内容很少,一般只是书本上一、两页;大学教学进度很快,常常一堂课教十多页内容。中学课程里理论性的、概念性的内容很少;大学里这种内容则多得多。如此等等。即使国际一流大学录取的非常优秀的新生,刚进大学时也常常感到不适应,与中学存在鸿沟,必须做出较大努力。
文章提到,现在刚迈进大学的新生并不了解这些情况,而且他们刚结束了为升大学极其紧张、忙碌的高中学习生活,又常常脱离了家长与中学老师十分严格的监督与管理,觉得进入大学后可以松一口气了,没有思想准备,学习上没有抓紧,大学基础没有打好。
文章指出,许多大学现在片面强调教师的研究工作,追求成为研究型的大学,使得很多学有专长的教授、学者愿意教研究生的课程和指导研究生的论文,轻视本科教学,尤其是不愿教一、二年级的基础课程。如果这些基础课的教学与训练不够理想,对同学今后的成长与发展会造成重大影响。国外的优秀大学与过去国内的大学常常安排高水平、富有经验的教授担任一、二年级重要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
文章强调,对大学课程的教学大纲与内容,不宜作很多统一规定,而要鼓励各学校与老师发挥各自的专长,参考与综合国际上同类课程教学与参考用书的优点,加以揣摩、消化并添加自己的心得、体会或者自己的研究成果,引起同学的兴趣,形成具有特色的课程。
文章说,同学们在大学一、二级阶段不仅要学好基础课的内容,受到严谨的训练,同时还要逐步适应大学里的学习模式。大学课程里概念性、理论性的内容很多,我们就要认真思考、刻苦钻研、领会实质,让学习带上研究的性质。大学课程不按一本教科书讲,我们就要记好笔记和自己找参考书阅读,增强自学能力。在学习与钻研中,我们要学会如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当我们学习中还有多余的时间与精力时或者在暑假中,还可以选修一些课程,可以去听有关的学术讲座,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活跃思想,起到借鉴作用。
文章还强调,研究生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阶段。现在研究生的发表论文压力太大,往往在一年级开始时就想到要做研究,这时能做的往往是比较狭隘、意义不大的问题,不需要许多预备的知识与工作。另一个较普遍的问题是一些老师带的研究生人数很多,主要把他们作为科研的辅助人员使用,而从培养的角度考虑不够,更缺少一对一、耳提面授的深入交流与培训。
文章说,其实,每门现代科学都有了飞速发展,内容极其丰富,其中每一分支学科或研究方向都有自身以及相关的一些课程。在学校里学术造诣很深的专家、学者讲授这些课程,这是十分难得的机会。在研究生阶段,应该多修一些课程,将基础打得更加宽阔与扎实,这样以后才能做出涉及面较广、意义重大的研究成果。
文章指出,研究生的研究工作,应该是在导师指导下经历选择课题、阅读文献、刻苦攻关、扩大战果、撰写论文等环节的一整套培养与训练过程。课题应该选择得较宽大一些,同学要把这方面以往的重要文献与最新文献认真地进行钻研与掌握,领会其实质。这样,就能对该研究领域有较全面的认识,将其精髓化为自己的思想、知识和工具。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为刻苦攻关与创新作了很好的准备。这样,可能需要阅读上百篇文献。不过,经历了这个阶段后,同学对该研究方向有了很好的掌握,不仅可以做学位论文,而且今后能继续在这方面做出系统的、有意义的研究工作,成为这方面的专家。
文章说,在学位论文中,真正做出创新的、颇有价值的成果,当然是不容易的,必须克服许多艰难险阻,常常会有“食不甘味、寝不安枕”的全力攻坚的阶段,坚持不懈往往是最后取得成功的重要武器。这也正如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在做学问的三种境界里所描述的那种情况。
文章最后指出,如果我们能这样认真地改进大学本科教育和研究生的培养工作,高水平的专家和学者就会成批的涌现出来。其中十分突出的学者,伴随着所在研究领域与课题的机遇,可能成为大师。
参与互动(0) | 【编辑:张尚初】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