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中国开出解决学前教育"入园难"问题的"任务书"

2010年11月04日 17:07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根据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的要求,中国将以县为单位编制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有效缓解“入园难”问题。这是中国政府应对民众急切的呼声,明确开出的“任务书”。

  中国在今年7月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就已明确要“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

  “国务院常务会议开出的‘任务书’是一种政策跟进,体现了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可以被视作是解决问题的良好开端。”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2009年,中国学前三年毛入学率仅为50.9%,学前一年毛入园率为74%。正如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所指出的:学前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中的薄弱环节,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城乡发展不平衡,师资队伍不健全,一些地方“入园难”问题突出。

  为了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五项具体措施,主要概括为“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强化对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的指导”“完善法律法规,规范学前教育管理”。

  熊丙奇认为,“任务书”针对的都是当前学前教育的实际状况,但却进一步触及了教育管理的深层次问题。比如,“任务书”要求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如果不能规划好学前教育的发展,为学前教育营造比较好的环境,幼儿教师的职业吸引力就比较低,目前幼教专业和院系设置较少、报考人数不多的局面就不会改变;“任务书”要求各地在5年内对幼儿园园长和教师进行一轮全员培训,如果缺乏幼儿园内部管理细则,有些需要追求市场回报的民办幼儿园就未必会遵照执行;“任务书”提出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如果幼儿园升小学、小学升初中的“择校”现象不改变,幼儿园教育也不可能实现“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解决问题的根本是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将学前一年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在目前毛入园率74%的基础上,这一目标不难实现。” 熊丙奇说。

  目前,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所正致力于“学前一年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条件保障研究”的课题。

  虽然不少专家都表示从现实与能力两个层面来讲,学前教育要纳入义务教育“暂时”没有可能性,但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与社会力量的推动下,实现这一目标“也许只是时间问题”。

  在一些长期关注学前教育领域的学者看来,学前教育的短板与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的“忽视”有关。这种“忽视”既有对生源数量缺乏预测的原因,也有地方政府重视不足、投入不够的因素。

  “学前教育应沿袭义务教育的发展路径,由地方政府来履行不可推卸的责任。” 熊丙奇说。

  2006年,中国将“国家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写进了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2008年,得益于财政保障机制的改革,中国在城乡全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真正实现了让每个孩子“有学上”。

  “过去的经验证明,‘义务教育’既是对受教育者的保障,也是对各级政府的强制性推动。”熊丙奇说。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开出的“任务书”已对各级政府提出了要求: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新增教育经费向学前教育倾斜。但熊丙奇关注的是“倾斜政策能否落实,不落实后怎么问责,十分关键”。

  根据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的调研,当前,中国城市和农村都存在幼儿“入园难”问题,但又各具不同特点。在城市,具有较高质量的普惠性公办学前教育资源越来越少,相对优质的民办幼儿园根据市场需求收费高涨,导致“入园贵”愈演愈烈。在农村,有近三分之二的农村幼儿没有机会接受学前教育,学前教育教师大多缺乏专业培训,“入园差”的现象十分普遍。

  针对城乡“入园难”的差别化问题,国务院常务会议开出的“任务书”也分别给出了解决路径:“支持中西部农村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发展学前教育”以及“加强民办幼儿园收费管理,坚决查处乱收费”。

  熊丙奇说:“学前教育在发展过程中的失衡从很大程度上与政府的整体规划不足有关,长远规划很关键,倾听民意、进行科学民主决策也很重要。”

  就在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的前一天,中国总理温家宝专程到北京两所幼儿园就发展学前教育问题进行调研,并与教师和家长们座谈。他表示,必须把发展学前教育摆到重要位置,这不仅关系到群众的生活,更关系到国家的未来。

  “无论是温总理的调研,还是国务院常务会议的部署,都是政府对民意的积极回应。”熊丙奇说:“希望由此构建一种长效机制,既注重对当前问题的解决,也有利于学前教育的长远健康发展。”(记者 吴晶 程卓)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尚初】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