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体育大学冠军班开课,原本39人的班级只有3人在首堂教学课现身。
对体育明星上大学所衍生出的孰是孰非以及他们所上大学的相互比较一时成了大众“谈资”。笔者认为,体坛明星上中学或上大学,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众所周知,很多运动项目是青少年的“专利”,而特别是少年时代,那些严格而艰苦的体育训练,往往使得运动健儿们没有那么多时间与其他青少年一样去按时上课。通常情况下,一些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了体坛明星,却在文化课方面落后了。当他们走下体坛后,还要面对新的生活、新的工作,这就需要在文化技能上补缺补差。
缺什么,差什么,每一位体坛明星,各有各的缺失,各有各的差异,且面对未来,各自又需要补什么,情况又不尽相同。对此,具体到体坛明星每一位个人,是不是都去上大学,是不是都去进“冠军班”,那倒未必。
事实上,体坛明星上大学,不是没有成功的先例,他们中最为典型的代表人物要数邓亚萍;反观之,体坛明星上大学,也有不成功的先例,奥运冠军邹凯在接受采访时不知道自己读大几;跳水女皇郭晶晶从2002年就进入中国人民大学读书,始终没有拿到毕业证。奥运冠军王军霞透露,自己在辽宁大学读了两年,又在人大读了两年,但都没有拿到毕业证,现在的最高学历仍来自辽宁体校。
笔者认为,体坛明星该上学,但不一定上大学——这话要分两边说。
作为政府,以及用人单位,对于那些退役的体坛明星,在招聘录用时,不要“以文凭论英雄”,其实,体坛明星在体坛上一个个都是英雄,至于在文化技能上,只要他们通过后天的努力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在新的岗位上基本上能够胜任工作,到底拥有大学本科文凭还是拥有博士生文凭,这并不重要。
作为体坛明星个人来说,一定要“有自知之明”,你的文化水平到底应该从什么阶段补起,小学毕业的水平,就应该从初一补起,高中毕业的水平可以从大学一年级补起,大学本科水平的,当然可以从硕士研究生补起;总之,需要什么补什么,从哪缺,就从哪里补起,没必要统统都去上“冠军班”。同时,还得根据自身现有条件的可能,有条件上全日制的学校更好,没条件的,就坚持业余自学,关键要在文化技能学习上“分秒必争,久久为功”。
上学读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来不得浮躁,来不得冒进,更不允许虚假;而对于体坛明星来说,有什么样的文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看你有没有真才实学,只为文凭盲目拔高,不仅为个人徒增话柄,也让追逐他们的高校备受质疑。(倪黄村)
参与互动(0) | 【编辑:李天宁】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