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打下非法招生仍大行其道 招生手段呈专业化趋势 (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严打下非法招生仍大行其道 招生手段呈专业化趋势 (2)

2010年09月27日 07:38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大量考生信息被泄露 非法招生只因利益驱动

  龚亮今年高考只考了345分,但整个暑假,他收到了七八封录取通知书,而这些学校他并未填报志愿。与他有一样经历的还有好几个同学。

  明明没有报考的院校却给自己发来了录取通知书,仔细一看才知道并非普通高校的招生,那么这些人是怎么知道自己的详细通讯地址和联系电话等私人信息呢?

  在今年一次查封巴州地区非法招生点过程中,执法人员发现这个非法招生点有340分以下的考生信息5802条。事实上,考生信息泄露远不止这个数字,据当事人马某某说,今年花了300元在湖北的一家网站上就买到了这一个地区的考生信息。考生信息内容很详细,包括姓名、年龄、准考证号、考分、详细的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等,并且一般都是针对高考分数在360分以下的学生信息。

  据了解,这些信息有的是通过《高考咨询电话问卷调查表》收集到的,而有的则是通过非法途径从别处买来的。一位今年从事过招生工作的王姓知情人告诉记者,一些考生信息是从乌鲁木齐的王家梁和华凌市场流出来的,并且各非法招生点为了方便招生,还会互相交换考生信息,以达到扩大招生范围的目的。“今年巴州地区考生信息就是从当地教育部门泄露出来的。”自治区工商局某科室的陈主任说。

  近两年来,为了维护考生利益,自治区工商部门和自治区招生监察部门,严厉打击虚假广告,对非法招生露头就打。然而为什么每年都在打,每年都会有非法招生?

  “最主要、最根本的原因是利益的驱动。”自治区招办一名王姓工作人员说,专科院校的学费较高,一般在一年5000元以上,甚至有的近万元。每录取一名学生,招生人员会有1500元~2000元的回扣,最高的还可以达到所收学费的一半。

  非法招生呈“专业化”趋势

  据一位曾从事过非法招生的知情者透露,非法招生者在招生时也常常遭到很多学生和家长的拒绝,但他们对此早就有了应对的办法。

  如果家长或学生说:“我们怎么没听到过有这个学校!”那么招生人员会说:“我理解。因为这个学校是刚办的,建校不久……”

  据介绍,这些招生人员每人手里都有一本《话术》,《话术》中包括《招生技巧之如何对学校进行宣传》、《突破家长或学生十三种拒绝话术》、《会议营销招生的特点》、《招生人员每天都要面对拒绝》等文章,能帮助他们根据家长和考生的不同反应,分析对方的心理,以最专业的形式应付拒绝。

  而且,招生人员每天都要面对无数次拒绝,实战中也摸索出了很多应对之策,他们会从客观原因、学生自身原因、招生人员自身原因等多方面对被拒绝原因进行梳理,一看之下,确有些传销的味道。

  “非法招生惯以非法招生网站、发放宣传册、宣传横幅、广告等方式进行招生宣传。非法招生点的地址一般以宾馆、旅馆居多,因此,具有临时性和不稳定性等特点。考生一旦发现上当受骗后,往往无从查找。”自治区招生办一谢姓工作人员说,有的招生点,家长及学生只要前去报名,交学费,便可以当场给你填写并发放录取通知书。

  “正规的专科院校,由于学费较高,考生在填报这些志愿时,也存在随意心理,因此在录取之前,投档之后,要向考生打电话确认。录取之后,招生办还会将录取通知单和院校录取通知书一块发放,以增加招生信息的可信度。但近年来,非法招生也学会了招生办的招数,例如打电话进行询问,发放通知书等。”

  尽管年年都在打击非法招生,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据自治区招办一工作人员介绍,非法招生点最开始都是明目张胆挂横幅,但这些年,非法招生点都藏起来打游击了,选的招生地点越来越隐秘,躲藏在一些宾馆、旅馆之中不易发现,并且逐渐由大城市向一些边远的、信息落后的地州和农牧区发展。在今年被查的21个非法招生点中,以地州居多也证明了这种变化。

  在边远的地州,执法部门和招生办等在打击非法招生时也困难重重,其中最大的困难是难以获取非法招生点的信息。一般都是通过一些考生家长或者考生打进咨询电话或举报电话才能顺藤摸瓜,进行查处,太偏远的地区更是人力物力消耗不起。

  “非法招生给学生带来的不仅仅是眼前金钱上的损失,如果学生上当受骗,怀揣着理想去上学了,却发现这根本不是自己心里想象的大学,那么可能耽误的就是他的青春和一辈子的前程。”

  记者在一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商系统开展打击非法招生专项整治行动》中看到,近年实际共检查招生宣传点和非法招生点48个,共查获各类学院的招生简章、印刷品广告、录取通知书、银行缴款单(收款收据)、招生名片6万余份。

  但对于能否彻底根除非法招生,各方都保持相对谨慎,因为这需要多方通力合作,非一个单位和部门所能解决。 彭丽 本报记者 刘冰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季】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