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结三:怎么送?
“爸爸,教师节来了,同学的爸妈都给老师送礼,为何偏偏你不送啊?你说老师会不会对我有看法啊?”吃饭时,上初中的女儿不经意的一个提问,触动了王先生的敏感神经。女儿告诉王先生,班里大多数的同学家长,都给老师送礼了。
“爸爸不给老师送礼,因为我相信老师对学生都是公平的。”王先生故作镇定地告诉女儿。其实,女儿不知道,爸爸已经背着她,偷偷地给班主任及各科任课老师送礼了。王先生无奈地编织了这样一个善意的谎言,是他不想让女儿过早地沾染不良风气。
原来,王先生女儿就读于一所贵族学校,学生的家庭经济大多比较优越,家长们送礼成风,王先生早已有所耳闻。看到身边的家长都送礼,王先生也偷偷地效仿。
想起第一次替儿子送给老师礼物,张女士就觉得好笑。她第一次送给老师的礼物,是一张商场的300元购物卡。当时,她趁上课之际来到学校,找到孩子的班主任,一阵客套寒暄后,走时留下了一个信封。“为了不让别人怀疑,我在信封上还贴了一张邮票。”张女士说,老师看到也没吱声,就送她出了办公室。
学生:观点各异褒贬不一
教师节快到了,想要给老师送礼的,可不只是家长们,还有校园里天真的孩子们。与家长们的处心积虑相比,孩子在准备礼物时想法则简单得多。大多数孩子表示,最想送给老师自己亲手制作的书签、贺卡等小礼品,或者鲜花、金嗓子喉宝等礼物。
在孩子们的礼物中,也有一些别出心裁的礼物。“我想送老师一个‘出气筒’。”南宁某小学的四年级学生小宇(化名)说,有时候班里调皮的学生不听话,老师就会很生气,有时还会偷偷地哭。如果老师有“出气筒”了,就可以打那个“出气筒”解气了。
在小宇的同学中,当记者问起“希不希望爸爸妈妈也给老师送礼物”时,有的小朋友一脸茫然,有个小朋友则大声地说:“希望啊,因为班里有个同学的爸爸经常请老师吃饭,那个同学成绩一般却当了班干部,可以帮老师检查作业,值日管班上的纪律,随便进老师办公室,还可以参加文艺表演。”
然而,也有学生认为,学生和家长在教师节给老师送礼无可厚非。南宁三中2010级毕业生小罗认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礼仪之邦,人与人的正常交往讲究“礼尚往来”。老师为学生付出了很多,适当送点礼物理所当然。但是,如果为了让孩子从老师那里得到更多照顾,或谋到“一官半职”而去送礼,这种礼物就有点变味了。
老师:收到“大礼”是负担
“收到学生或家长的礼物,感觉还是蛮温馨的。”南宁市某中学的陈老师说,每次收到学生或家长的礼物,不管是否是自己需要的,他都感觉心里暖暖的,他认为这是学生和家长体谅老师工作的辛苦。
然而,有时候家长送来的礼物,也让陈老师感到很为难。“有的家长送的礼物动辄上千元,感觉压力太大了。”陈老师说,如果学生或家长真是感激老师,他可能也会接受,但是现在很多家长是为了让老师“办事”才送礼。“有的家长送了礼,好像就有了某种特权,会不断地给我们提各种要求,感觉自己好像‘拿人手短,吃人嘴软’了”。
“多管管自己的孩子,少给老师惹麻烦,就是对我们最好的尊重。”南宁某中学的杨老师说,她班上曾有一男生上课总是说话,她多次打电话给家长说明这一情况,但是家长不太管。无奈之下,杨老师把这个学生调到后排坐,家长知道后竟然拿着一个红包来了,这让她感觉很受侮辱。
专家:尊师应重情不重礼
广西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唐德海教授说,老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付出了自己的辛勤劳动,得到学生和家长的适当礼物肯定无可厚非。然而,一些家长送礼的所谓出发点也是为了孩子,但是想通过金钱来“买”特殊待遇是不正确的,这不仅亵渎教师职业的神圣,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同样有弊无利。
其实,在家长送礼给老师的过程中,真正的受害者是孩子,他们的心灵会受到伤害,品德上也会沾染不良风气。从学校管理者来说,虽无法左右整个社会大环境,但还是可以营造好学校这个小环境,杜绝送礼之风。
那么,在家庭方面,家长应该如何引导孩子,并且身体力行地尊师重教呢?南宁家庭教育专家杨春成认为,教师节到了,如果孩子和家长是发自内心地送礼物给老师,也是值得提倡的。让孩子有一颗感恩的心,对社会、对孩子的成长都有利。但是,送出的礼物要有一定的度,不能盲目地攀比。
作为学生家长,要体会到教师的艰辛,尊重教师的劳动,配合教师的工作,经常与学校和老师沟通,共同教育孩子。而且,家长应该尽可能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对老师在精神层面的尊重。
比如,当孩子向家长哭诉自己在学校被老师批评时,家长不应该立刻站在孩子一边指责老师,而应该冷静地向老师了解相关情况。如果家长和老师之间在教育孩子时有一定分歧,应该在私底下和老师商榷,这对于老师和学校的工作都有一定的推动促进作用。 南国早报
参与互动(0) | 【编辑:李季】 |
相关新闻: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